關于佛骨的詩詞(229首)
161
《代賀蘇鹽生朝》 宋·廖行之
斗杓酒攜井絡墟,月蓂四莢隨盈除。
絪緼和氣掬宇宙,蔥郁瑞靄充門閭。
門閭自是相家舊,許國勛閥今渠渠。
公侯骨相奇表在,佛祖心諦群疑祛。
163
《贈云洲老師》 宋·鄭清之
嘉定丙子斗插申,秋灰出管才半旬。
我來適值蒸暑節,燭龍吐焰扶桑濱。
炎官流汗走躑躅,金烏啄火焚空旻。
溼云擁岫呼不出,火云糊天掛赫日。
164
《題真娘墓》 宋·徐照
骨成泉下土,何物是游魂。
一代顏容盡,千年名姓存。
善緣依佛地,巧詠任人言。
幾聽錢塘曲,風松靜似喧。
166
《贈從善上人》 宋·徐照
骨氣清冷無片塵,即應僧可是前身。
詩因緣解堪呈佛,棋與禪通可悟人。
掃地就涼松日少,煮茶消困石泉新。
不能來住城中寺,去買青山約我鄰。
168
《周美成友議帖贊》 宋·岳珂
左太沖賦三都十年,門墻藩溷皆著紙筆。
予意其因心寓墨池模倣之妙,而未必徒以詫記事備言之述。
不然則亦焉用是物也。
如公書法,或者得太沖之仿佛乎。
169
《石鐘寺》 宋·周弼
山前削成面,山后不露骨。
何人戀巢居,結屋寄突兀。
多風鎖寒殿,頻雨閉石窟。
筍透獅子傾,草蔽鴟吻沒。
170
《送管季衡赴省》 宋·李曾伯
酌君以江南臘釀之酒,祝君以古戎秋芳之蘭。
餞君以慈恩千佛之筆,贈君以洪鈩九轉之丹。
酒呼美祿壯行色,蘭取剩馥香人寰。
筆將披腹寫今古,丹可換骨超仙凡。
172
《答費宰》 宋·方岳
野人拙生事,瓶粟蓋無幾。
唯有松下風,領略時一至。
邇來風亦無,抱甕豈得已。
賴有大夫公,入山喚龍起。
173
《再用觀入試韻》 宋·李昴英
涵育累朝士興起,薄海弦歌爭教子。
籯金世守韋一經,俎豆少成孟三徙。
盡從科舉梯進取,鶴發望深門日倚。
藝先驅德后已非古,心術乖違徒口耳。
174
《凈慈釋刺血寫經贊》 宋·李昴英
此經如筏,寫之著相。
而刺血寫,妄中之妄。
經諸佛闊,血父母生。
何凈何垢,等為前塵。
末法阇梨,沉酣入骨。
一毫且靳,而況於血。
血猶可舍,是知身幻。
大痛一囘,直須臂斷。
175
《白水巖》 宋·蒲壽宬
泰山有積霤,坤媼乃善藏。
何時發靈秘,一脈流膏滂。
至仁及物意,后世疑濫觴。
螭蟠久懶臥,辟易離電光。
176
《真如寺》 宋·仇遠
一橋夭矯界雙湖,野徑沿流到佛廬。
石塔殘燈猶閃爍,相家喬木已蕭疏。
苔封古井晴逾滑,骨冷荒山草不除。
長水法師癡□甚,□根人定欲何如。
177
《答問游廬山日子》 宋·董嗣杲
欲游廬山恨不遍,游子先須兩腳健。
山中浪走不知方,逢人問路空徬徨。
人言五老山水窟,半是神仙半是佛。
獨行直待西風高,未可議我無仙骨。
178
《葛嶺》 宋·董嗣杲
白云幾疊翠嵐重,往往疏鐘出梵宮。
石骨誰人鐫佛像,嶺頭何處覓仙翁。
樓臺水月丹青地,簾幕鶯花錦繡叢。
游子莫支蒼竹去,風雷容易起虛空。
179
《寄冷翠谷葛秋巖》 宋·董嗣杲
入眼萬欲勇舍難,巖頭飄盡楓葉丹。
心憎湓浦戶庭熱,身入廬峰毛骨寒。
塵面只掬野泉洗,醉吟且呈泥佛看。
幾多清話動人憶,夢落成圍蒼竹竿。
180
《病起》 宋·王炎
羸軀方伏枕,凍骨倍加綿。
自覺脾為約,醫言脈太玄。
不禁腰痛楚,仍苦膝拘攣。
搔抑方能定,扶持僅可前。
* 關于佛骨的詩詞 描寫佛骨的詩詞 帶有佛骨的詩詞 包含佛骨的古詩詞(229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