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于佛說的詩詞(364首)
202
《題鶴鳴亭》 宋·辛棄疾
林下蕭然一禿翁,斜陽扶杖對西風。
功名此去心如水,富貴由來色是空。
便好洗心依佛祖,不妨強笑伴兒童。
客來閑說那堪聽,且喜新來耳漸聾。
203
《夜歸》 宋·陸游
晡時捩柂離西興,錢清夜渡見月升。
浮橋沽酒市嘈囋,江口過埭牛凌兢。
寒齏煮餅坐茆店,小鮮供饌尋魚罾。
偶逢估客問姓字,歡笑便足為交朋。
207
《秋蔬》 宋·張耒
荒園秋露瘦韭葉,色茂春菘甘勝蕨。
人言佛見為下箸,芼炙烹羹更滋滑。
其余瑣屑皆可口,蕪菁脆肥臺葅辣。
藏鞭雛筍纖玉露,映葉乳笳濃黛抹。
208
《再寄》 宋·張耒
宛丘之別今五年,汴上留連才一日。
殘生飄泊客東南,憂患侵陵心若失。
先生神貌獨宛然,但覺巖巖瘦而實。
有如霜露入秋山,掃除繁蔚峰巒出。
210
《題萬松亭》 宋·黃庭堅
天柱峰無心肩,郁郁高松滿川。
萬身蒼髯老禪,刳心忘義忘年。
說法曾無間歇,松風寺後山前。
四海五湖衲子,更於何處參玄。
211
《戲贈惠南禪師》 宋·黃庭堅
佛子禪心若葦林,此門無古亦無今。
庭前柏樹祖師意,竿上風幡仁者心。
草木同沾甘露味,人天傾聽海潮音。
胡床默坐不須說,撥盡寒灰劫數深。
212
《法語》 宋·黃庭堅
兀然無事無改換,無事何須論一段。
真心無散亂,他事不須斷。
過去已過去,未來何用算。
兀然無事何曾有,人喚向外覓工夫,總是癡頑漢。
215
《戲呈堯夫》 宋·司馬光
近來朝野客,無座不談禪。
顧我何為者,逢人獨懵然。
羨君詩即好,說佛眾誰先。
只恐前身是,東都白樂天。
216
《滿庭芳·道釋儒門》 宋·無名氏
道釋儒門,三教歸一,算來平等肩齊。
道分天地,萬化總歸基。
佛在靈山證果,六年后、雪嶺修持。
儒家教,溫良恭儉,萬代帝王師。
217
《沁園春·眼底高年》 宋·無名氏
眼底高年,如老曾仙,斗南一人。
能持齊守戒,香山居士,樂天知命,康節先生。
滿眼兒孫,滿堂金玉,多寶如來現後身。
真堪羨,有許多福力,越見精神。
219
《瑞鷓鴣》 宋·無名氏
柳未回青蘭未芽。
誰知此物在君家。
綠窗借得先春手,黃蠟吹成耐凍花。
衣麝暗薰香仿佛,山峰誤認影橫斜。
憑君說與徐熙道,翰墨從今不足夸。
220
《萬年歡》 宋·無名氏
北陸風回,頓園林凋盡,庭院岑寂。
瀟灑寒梅,偷報艷陽消息。
素澹英姿粹質。
天賦與、出倫標格。
* 關于佛說的詩詞 描寫佛說的詩詞 帶有佛說的詩詞 包含佛說的古詩詞(364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