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d id="4wawa"><option id="4wawa"></option></td>
<bdo id="4wawa"></bdo>
  • <li id="4wawa"><option id="4wawa"></option></li>
  • 關于佛言的詩詞(520首)

    41 《謝三門提舉輦運宋叔達郎中寄古碑雜言》 宋·強至

    長安古名都,漢唐以來帝王宅。
    當時高冠大帶接跡公卿間,聲名大半文章伯。
    能書萬變軼出意象外,那局體法就常格。
    杰詞精翰在處勒琬琰,從此關西富碑石。

    42 《和鄭十三東齋言事二首》 宋·李廌

    春光故故惱人情,新葺茆茨欲醉經。
    積雨水衣龍頷滑,晚晴山翠佛螺青。
    月邊柳色疏疏見,風外梅花細細聽。
    半夜白云生石枕,潤珠蒸濕醉魂醒。

    43 《獻萬佛圖為張雅州壽》 宋·李流謙

    博大真人哉,妙諦形而上。
    林林總雛嬰,萬生同負襁。
    赴者不可數,百川納溟漲。
    隨取即隨給,孰識無盡藏。

    44 《天育二老禪惠示經佛偈答以十詩》 宋·鄭清之

    老胡無圣亦無言,驀指虛空喚作禪。
    掌血條痕無著處,教誰白地患青顛。

    45 《鄭德言親睹洛伽觀音相遂依所見繪畫朝夕嚴奉》 宋·鄭清之

    具足圓通性,一念本昭徹。
    佛我與信心,是三無差別。
    凡人未見圣,如渴以河說。
    佛身忽現前,如水印秋月。

    46 《代為大川重說偈言》 宋·吳潛

    無流無派亦無源,糲食充饑衲御寒。
    直下承當直下了,有何佛祖有何傳。

    47 《吾黨與佛會》 宋·陳著

    我惜蘇子瞻,氣豪天地隘。
    雄文萬斛泉,盛名表昭代。
    自負學見道,欲漲歐陽派。
    胡為所以學,先與本論背。

    48 《言志》 宋·釋智圓

    疇昔學為文,擬盡周孔道。
    心勞道未至,壯歲成衰花,疇昔學為詩,模范風雅詞。
    立言多瘋喻,反為時人嗤。

    49 《南湖有懷遂初尤公侍郎寄贈七言》 宋·張镃

    停驂曾送柳邊舟,忽忽今冬病故秋。
    望遠溪山常入夢,寫殘書信只成愁。
    明心坐斷三千佛,謁帝行歸十二樓。
    臨水憶君誰復信,亂煙凄暮白蘆洲。

    50 《楊秘監為余言初不識譚德稱國正因陸務觀書方》 宋·張镃

    人心懷感初因喜,感到極時還墮淚。
    亦猶雕琢用功深,自發詩中平淡意。
    更須絕處悟一回,方知迷夢喚醒采。
    今誰得此德妙法,誠齋四集新板開。

    51 《出關和雷侍郎送行無魔不成佛觀過始知仁之句》 宋·陳杰

    事來思爛熟,罪去得深循。
    天壤嗟微義,風霜本至仁。
    十年江社夢,一道雪梅春。
    回首無他囑,當言莫愛身。

    52 《太極中事事皆有即無佛》 宋·陳普

    三春蝴蝶誰言夢,六月蒼蠅詎可憎。
    未怪康衢中有虎,每疑太極裹無僧。

    53 《散花之室六言》 宋·鄧深

    本有獻花佛事,何妨乞食歌姬。
    若了悟不住相,斯參透無言師。

    54 《六言四首》 宋·方回

    傳燈錄第一卷,我佛世尊如來。
    自謂寂滅樂已,誰不鳴呼哀哉。

    55 《七十翁吟七言十絕》 宋·方回

    少陵詩詫古來希,老病余生曷不歸。
    不信神仙不信佛,死時惟裹破深衣。

    56 《次韻前住中竺希鑒上人五言》 宋·方回

    中興今佛法,百倍勝儒紳。
    達磨重初祖,觀音再化身。
    此心元是道,何物不為塵。
    轂觫齊王眼,焉知一角麟。

    57 《仙佛辭》 宋·釋文珦

    仙以靜為道,佛以空為宗。
    群動本皆靜,萬有體恒空。
    服食迷靜趣,仙道不可從。
    宴息昧空性,佛理無由通。

    58 《求佛哀佑》 宋·釋印肅

    母子相逢幾萬年,夕陽夢斷豈堪言。
    多時不隔如今見,趙州勘破老婆禪。

    59 《三寶贊其一·佛寶》 宋·釋重顯

    甘蔗流苗應剎塵,覺場高發利生因。
    紫金蓮捧千輪足,白玉毫飛萬德身。
    孤立大方資定惠,等觀含類舍怨親。
    挨星相好中天主,匝地名聞出世人。

    60 《證馮楫居士會藥山問石頭見性成佛公案偈》 宋·釋宗杲

    梵語唐言,打成一塊。
    咄哉俗人,得此三昧。

    * 關于佛言的詩詞 描寫佛言的詩詞 帶有佛言的詩詞 包含佛言的古詩詞(520首)
    chengrenyoux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