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于佛海的詩詞(515首)
361
《呈萬菴十章·參同》 宋·白玉蟾
道人家在海之南,來訪廬山老萬庵。
露柱燈籠同請舉,僧堂佛殿總和南。
山河大地自群動,蠢動含靈共一龕。
虀甕里魚淹未死,此香炷向活瞿曇。
362
《和陳殿丞南州新詠》 宋·蔡襄
寶坊高閣遍憑欄,曾是芳辰得未閒。
日上天容低接海,風輕湖底倒搖山。
夜深佛火寒星外,春過人煙暗樹間。
無意孤吟采幽致,異時行橐斷空還。
365
《早睡》 宋·蘇轍
老人如嬰兒,起晏睡常早。
粗氈薄絮被,孤枕自媚好。
倒床作龜息,逡巡輒復覺。
隔門燈火明,仿佛聞語笑。
367
《滎陽唐高祖太宗石刻像〈并敘〉》 宋·蘇轍
滎陽大海院高齊石像二,高不數寸,而姿制甚妙。
唐高祖為鄭州刺史,太宗方幼而病甚,禱之即愈。
因各為一碑,刻彌勒佛,且記其事,至今皆在。
元祐二年九月,祭告永裕陵,過而觀焉,作小詩以授院僧。
368
《西軒畫枯木怪石》 宋·蘇轍
西軒素屏開白云,婆娑老桂依霜輪。
顧兔出走蟾蜍奔,河漢卷海機石蹲。
牽牛自載倚桂根,清風颯然吹四鄰。
東坡妙思傳子孫,作詩仿佛追前人。
筆墨墮地稱奇珍,閉藏不聽落泥塵。
老人讀書眼病昏,一看落筆生精神。
370
《譯經光梵大師》 宋·楊億
薪火滅雙林,誰傳七佛心。
譯筵香篆絕,經葉蠹魚侵。
猊座云雷歇,龍宮歲月深。
青蓮流半偈,白馬度千岑。
371
《詠雪》 宋·曾鞏
北風蕭蕭鳴且歇,短日悠悠生復滅。
朝含滄海滿天云,暮斷行人千里雪。
初通壑谷氣先冷,漸蔽郊原路疑絕。
并包華夷德豈薄,改造乾坤事尤譎。
372
《圣泉寺》 宋·曾鞏
笑問并兒一舉鞭,亦逢佳景暫留連。
青冥日抱山腰閣,碧野云含石眼泉。
躡屐路通林北寺,落帆門系海東船。
閩王舊事今何在,惟有村村供佛田。
374
《題焦山寺》 宋·李呂
水輪依風負坤輿,百川東充同灌輸。
掀巾之陂莽吞受,沃焦之冊初不濡。
云根終古插江湖,狂瀾滔天隨卷舒。
空神回飚避突兀,海門排霄岌相扶。
375
《次韻蔡學士梅詩》 宋·劉子翚
梅梢破白香清切,清雨含春不成雪。
瑤池仿佛萬妃游,縞裙練帨何鮮潔。
凌晨燦爛忽驚眼,客中又過嘉平月。
年年見梅非昔地,海角尋芳更愁絕。
376
《多景樓》 宋·汪元量
多景樓中晝掩扉,畫梁不敢住烏衣。
禪房花木兵燒殺,佛寺干戈僧怕歸。
山雨欲來淮樹立,潮風初起海云飛。
酒尊未盡登舟急,更過金焦看落暉。
379
《南華五十韻》 宋·朱翌
鄉里黃梅接,家居祖剎鄰。
常聞肉身佛,甘作硙坊人。
堅有懸腰石,空無拂鏡塵。
已舂諸米熟,自識本心真。
380
《方丈室辭》 元·楊維楨
東萬山之羅絡兮,恒赤城之盤紆。
瓊臺方古郁以出沒兮,聚仙佛之所廬。
東海之嵬岸兮,架金梁之凌虛。
裒靈修之播遷兮,來仙伯以導輿。
* 關于佛海的詩詞 描寫佛海的詩詞 帶有佛海的詩詞 包含佛海的古詩詞(515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