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于佛毫的詩詞(132首)
42
《贈畫魚賈兄》 未知·陳俞
春江浩蕩春江闊,夜半湖聲涌新沫。
曉風吹斷碧云根,萬頃滄波帶晴豁。
浪花瀲滟翻紅桃,群魚出沒乘輕濤。
悠揚得意鼓鱗鬣,十十五五同為曹。
43
《天柱雉兒行》 宋·利書記
當年江上揚風舲,淮山望極排空青。
今登天柱賞潛皖,元是吾家翡翠屏。
禪業一室因棲寄,選勝尋幽產真偽。
虛廊揩蘚讀殘碑,三百年前刊異事。
44
《題萬壑風煙亭百韻》 宋·彭郁
風在不周山空闕,底事問煙訪兩浙。
煙生廬阜香爐峰,孰使隨風至吳越。
風乎與煙相得外,還有風雷千雨雪。
煙兮與風相好余,仍有煙波及霞月。
45
《偈頌二十二首》 宋·釋道生
我佛生辰四月八,地涌金蓮隨步發。
天上天下獨稱尊,微妙真機俱漏泄。
雪山成道度眾生,四十九年無剩說。
滔滔苦海架舟航,杳杳昏衢懸日月。
47
《偈二首》 未知·釋覺
仰之彌高,不隔絲毫。
要津把斷,佛祖難逃。
鑽之彌堅,真體自然。
鳥啼華笑,在碧巖前。
瞻之在前,非正非偏。
十方坐斷,威鎮大千。
忽焉在后,一場漏逗。
堪笑云門,藏身北斗。
50
《悟空塔》 宋·釋贊寧
浮圖蕭瑟入虛空,一聚全身罔像中。
傳馬祖心開佛印,識龍潛主示神通。
毫光委墜江樓月,道氣馨香海岸風。
此地化緣才始盡,更於何處動魔宮。
52
《上方》 宋·唐皞
佛龕經閣等巖{上山下敖},地在高中此最高,日出西楹浮寶氣,云開百里見秋毫。
登臨暫得心機靜,徙倚翻嫌目力勞。
況是雄飛先上者,強揮吟筆繼詩豪。
53
《次曾景建紅泉精舍韻》 宋·趙汝談
康樂秀髯長拂巾,伐山走鹿辟車塵。
才毫并觸當時禍,物色分留后代人。
環澗已為僧去碣,紅泉今與子通鄰。
著書萬卷精廬里,成佛生天自致身。
54
《參禪行贈荷藏主》 明·空室禪師
參禪乎,參禪乎,參禪須是大丈夫。
當信參禪最省事,單單提個趙州無。
行亦提,坐亦提,行住坐臥常提撕。
驀然打破黑漆桶,便與諸圣肩相齊。
56
《題米南宮云山圖》 明·蒲庵禪師
南宮米黻生殊方,馳名畫史妙莫當。
墨云翻空太陰黑,功奪造化開微茫。
酒酣放筆情爛熳,愛寫長林帶溪岸。
昆侖移得毫芒間,數點浮云落天半。
* 關于佛毫的詩詞 描寫佛毫的詩詞 帶有佛毫的詩詞 包含佛毫的古詩詞(132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