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于佛家的詩詞(718首)
141
《泛五云溪》 唐·許渾
此溪何處路,遙問白髯翁。
佛廟千巖里,人家一島中。
魚傾荷葉露,蟬噪柳林風。
急瀨鳴車軸,微波漾釣筒。
石苔縈棹綠,山果拂舟紅。
更就千村宿,溪橋與剡通。
143
《追昔行》 唐·薛逢
朝光如飛猶尚可,暮更如箭不容臥。
犍為穿城更漏頻,一一皆從枕邊過。
一夕凡幾更,一更凡幾聲。
146
《送圓載上人歸日本國》 唐·皮日休
講殿談馀著賜衣,椰帆卻返舊禪扉。
貝多紙上經文動,如意瓶中佛爪飛。
颶母影邊持戒宿,波神宮里受齋歸。
家山到日將何入,白象新秋十二圍。
147
《贈老僧二首》 唐·陸龜蒙
枯貌自同霜里木,馀生唯指佛前燈。
少時寫得坐禪影,今見問人何處僧。
自有家山供衲線,不離溪曲取庵茅。
舊曾聞說林中鳥,定后長來頂上巢。
148
《山中》 唐·司空圖
全家與我戀孤岑,蹋得蒼苔一徑深。
逃難人多分隙地,放生麋大出寒林。
名應不朽輕仙骨,理到忘機近佛心。
昨夜前溪驟雷雨,晚晴閑步數峰吟。
149
《即事九首》 唐·司空圖
宿雨川原霽,憑高景物新。
陂痕侵牧馬,云影帶耕人。
十年深隱地,一雨太平心。
匣澀休看劍,窗明復上琴。
150
《狂題十八首》 唐·司空圖
莫恨艱危日日多,時情其奈幸門何。
貔貅睡穩蛟龍渴,猶把燒殘朽鐵磨。
別鶴凄涼指法存,戴逵能恥近王門。
世間第一風流事,借得王公玉枕痕。
151
《修史亭三首》 唐·司空圖
山前鄰叟去紛紛,獨強衰羸愛杜門。
漸覺一家看冷落,地爐生火自溫存。
甘心七十且酣歌,自算平生幸已多。
不似香山白居士,晚將心地著禪魔。
烏紗巾上是青天,檢束酬知四十年。
誰料平生臂鷹手,挑燈自送佛前錢。
152
《楊柳枝二首》 唐·司空圖
陶家五柳簇衡門,還有高情愛此君。
何處更添詩境好,新蟬欹枕每先聞。
數枝珍重蘸滄浪,無限塵心暫免忙。
煩暑若和煙露裛,便同佛手灑清涼。
153
《送僧》 唐·黃滔
才年七歲便從師,猶說辭家學佛遲。
新劚松蘿還不住,愛尋云水擬何之。
孤溪雪滿維舟夜,疊嶂猿啼過寺時。
鳥道瀧湫悉行后,豈將翻譯負心期。
* 關于佛家的詩詞 描寫佛家的詩詞 帶有佛家的詩詞 包含佛家的古詩詞(718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