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于佛頭青的詩詞(122首)
101
《寄題張仲欽左司盤澗》 宋·陸游
劍溪之南有佳處,山靈尸之不輕付。
張公鼻祖晉司空,談笑得地開窗戶。
溪光如鏡新佛拭,白云青嶂無朝暮。
伏幾讀書時舉頭,萬象爭陣陶謝句。
102
《惠山云開復合》 宋·楊萬里
二年常州不識山,惠山一見開心顏。
只嫌雨里不子細,髣佛隔簾青玉鬟。
天風忽吹白云坼,翡翠屏開倚南極。
政緣一雨染山色,未必雨前如此碧。
看山未了云復還,云與詩人偏作難。
我船自向蘇州去,白云穩向山頭住。
103
《姑蘇雜詠 洞庭山》 明·高啟
朝登西巖望太湖,青天在水飛云孤。
洞庭縹緲兩峰出,正似碧海浮方壺。
嘗聞此山古靈壤,蛇虎絕跡歡樵夫。
濤聲半夜恐魂夢,石氣五月寒肌膚。
104
《寄富季申》 宋·晁說之
故人風雪知何處,旅夢時時得舊游。
溫麥周禾不我飽,秦云隴水使君愁。
劉琨數刻歡安在,何遜一筵笑則休。
賦就思玄塵易絕,詩成述祖淚難收。
106
《次韻許節推喜雪》 宋·陳造
雪后緘詩送春燠,何異祠壇起只肅。
吟哦三嘆思答報,幾欲揮毫紙隨縮。
多聞實藉益者三,敬客不啻需之六。
別君方看月弦下,及六僅比羊胛熟。
108
《示高臺足庵紹印》 宋·胡寅
萬生紛綸墮迷綱,誰能自拔起情想。
隙塵初傍陰色空,燒草又趁春風長。
將身出家參佛祖,此病中作膏肓養。
足庵道人肯珍重,不與凡流較斤兩。
110
《東川節度歌》 宋·程公許
東川節度兵馬雄,我嘗聞這浣溪翁。
五百年間人事紛變滅,惟有青山袞袞今古同。
春官侍郎李太史,沃絲昔日來觀風。
八年挽爺一炊條例,蔚藍臺上煙雨悉溟濛。
112
《送管季衡赴省》 宋·李曾伯
酌君以江南臘釀之酒,祝君以古戎秋芳之蘭。
餞君以慈恩千佛之筆,贈君以洪鈩九轉之丹。
酒呼美祿壯行色,蘭取剩馥香人寰。
筆將披腹寫今古,丹可換骨超仙凡。
113
《葛嶺》 宋·董嗣杲
白云幾疊翠嵐重,往往疏鐘出梵宮。
石骨誰人鐫佛像,嶺頭何處覓仙翁。
樓臺水月丹青地,簾幕鶯花錦繡叢。
游子莫支蒼竹去,風雷容易起虛空。
114
《宿公安二圣寺》 宋·王炎
蒙城一市萬人聚,一堤如虹作遮護。
風濤悍怒魚龍宮,瀕流壓以青蓮宇。
潭潭廣殿不動尊,夾立二丈力士身。
楚帆蜀柂日銜尾,過者蹴然生畏心。
粥魚齋鼓二千指,我貧未辦作檀施。
明朝踏霜出江頭,借佛定力扶扁舟。
115
《東禪百韻》 宋·劉宰
群居厭囂煩,兀坐悵離索。
動靜兩何心,求端徯先覺。
張氏好兄弟,同游得先諾。
重以臨邛客,雍客出蓮幕。
117
《次周尚書八首》 宋·許月卿
平原平等視青州,不佛不仙仍不侯。
滿樹絲蘿天富貴,半窗水墨月風流。
皆云臨濟具雙眼,且放東坡出一頭。
劈畫尚能千百歲,須臾一笑跨商周。
118
《自贊》 宋·釋法薰
人棄我取,人奪我與。
涉世全乖,獨行無侶。
超佛越祖當頭句,冷泉日夜滔滔舉。
斂手忌言坐閑處,可憐也被丹青污。
* 關于佛頭青的詩詞 描寫佛頭青的詩詞 帶有佛頭青的詩詞 包含佛頭青的古詩詞(122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