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于佛處的詩詞(743首)
521
《九日游天竺》 宋·李石
霞影塔觜紅,嵐光佛頭綠。
沙明疏柳外,尋路繞湖曲。
遠客誰與俱,斯游未為獨。
佳處心自領,未易語童仆。
522
《游銅梁縣云巖》 宋·李石
我來云巖夏初吉,巖洞向晚開新蟾。
晴空飄飄雨花坐,護此燕幾垂飛檐。
老僧閉門一榻外,但有瓶缽云炎奩。
人間日車手可熱,道上火繖官爭炎。
524
《閒吟》 宋·姜特立
富貴懸諸天,禍福人所召。
但於平處行,福輕福亦少。
貪夫只競前,而不顧其后。
忽焉一失腳,千佛不可球。
525
《賦括蒼郡齋》 宋·姜特立
括蒼云水窟,刺史神仙宅。
窈窕九折通,仿佛三山隔。
千峰郁崔嵬,一派繞清激。
境凈不可唾,崖傾誰敢迫。
527
《挽范承事詩》 宋·虞儔
貝葉神怡處,南柯夢覺時。
月評依舊好,露挽不堪悲。
分米誰懷惠,兼金肯拾遺。
紺蓮華發后,見佛想舒眉。
530
《寄題運使方公祠堂》 宋·葉適
投村宿店破鞍韉,乞鹽放酒心拳拳。
南荒走遍得痟渴,玉井無藕何由痊。
令子名高壓蘇武,暫來重靚經行處,追思往事空泫然,榜墨尚親墻壁護。
531
《潘文度》 宋·葉適
秦聲鳴嗚何處村,楚些行欹愁斷魂。
光風自汎靈劃碧,朗月豈受頑云吞。
坐具平鋪佛叉手,空劫以前人總有。
一文全舍絕乘除,得福便過昆侖渠。
532
《方壺自詠》 宋·汪莘
興發花開處,情生葉落邊。
既為欣厭惑,未脫死生纏。
鑿破心中月,沖開頂上天。
俗儒應大笑,古佛不曾傳。
533
《訪湯粹》 宋·汪莘
文者道之器,詩者文之精。
世儒失本原,謂以一枝鳴。
仆昔頗好學,不與時俗并。
始求為已事,中胡濟物情。
534
《贈許石田為僧》 宋·鄭清之
平明對鏡良獨難,子能脫屣彈指間。
戲視此身如髦蠻,冠巾擺落逃繻關。
千鈞強弩一笑彎,萬錢買盡江南山。
厭渠世路車輪殷,赤腳健倒苔痕斑。
535
《宿翠山》 宋·鄭清之
箯輿十里見青嶄,行盡松陰得翠巖。
萬壑聲中清磬出,一峰高處白云緘。
茶新煮鼎作魚沫,僧有可人能塵談。
自覺靈山緣境熟,佛禪重問后三三。
537
《東川節度歌》 宋·程公許
東川節度兵馬雄,我嘗聞這浣溪翁。
五百年間人事紛變滅,惟有青山袞袞今古同。
春官侍郎李太史,沃絲昔日來觀風。
八年挽爺一炊條例,蔚藍臺上煙雨悉溟濛。
539
《師心主人作飛錫巖》 宋·王邁
巖頭古佛留心印,巖下高人新受持。
佛變本來無隱現,人於悟處領希夷。
莫嫌夢里還談夢,且看奇中更有奇。
他日證成羅漢果,相逢不必問伊誰。
540
《和陳提舉喜雨》 宋·陽枋
秋歡何繇達灝穹,秋成恐墮涉茫中。
五龍偃塞藏深廟,六佛慈悲會一宮。
帝勅名山諸沿閉,醮開太乙獨函通。
應憐赤子車中鮒,為激西江遍處同。
* 關于佛處的詩詞 描寫佛處的詩詞 帶有佛處的詩詞 包含佛處的古詩詞(743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