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于佛塔的詩詞(169首)
101
《楓橋寺》 宋·張師中
吳門多精藍,此寺名尤古。
距城七里馀,冠蓋日亭午。
斜逕通采香,遠岫對棲虎。
巖扉橫野橋,塔影落前浦。
103
《舟行過平江》 宋·朱南杰
蹤跡平生馬少游,功名外物等虛舟。
不多飲酒常成醉,自在吟詩只遣愁。
已幸一帆離錫邑,更寬兩日到杭州。
曉來忽見盤門塔,疑是西湖大佛頭。
104
《題邵大行薰亭》 明·陳衎
一片蒼山落案前,亭亭孤塔影嬋娟。
林花乍落猶含露,池水新生即有煙。
蝶趁侍兒登佛閣,鶴隨門客上漁船。
清光盡貯軒庭內,獨榻拋書抱石眠。
105
《次韻》 明·劉本原
一春不到闔閭城,花事闌珊卻此行。
萬佛閣深留塔影,小吳軒靜度鶯聲。
松林月暗山精泣,石磴人稀磷火明。
野衲那知興廢事,只將經卷了生平。
107
《龜頭山》 明·陶安
我聞龜頭山,乃在麻城縣。
東離八十里,高峻遠先見。
伸向南行,欲橋仍俯顫。
巨吻谽谺張,穹脊坼絞現。
109
《馬湘蘭挽歌詞》 明·王稚登
佛燈禪榻與軍持,七載空房只自知。
試向金籠鸚鵡問,不曾私畜賣珠兒。
蘭湯浴罷凈香熏,冉冉芳魂化彩云。
遺蛻一坯松下土,只須成塔不須墳。
¤
111
《山中書懷》 明·一雨法師
谷幽略似百花潭,山水新奇頗盡探。
見客未能酬禮數,逢人強半笑癡憨。
欲將多寶融成塔,聊借群花暫作庵。
曉起急磨鋤芋?,春來先制采桑籃。
113
《次韻》 明·曾樸
闔閭冢上見新城,無復游人載酒行。
山雉聽經依塔影,樹鴉爭食亂鐘聲。
劍池龍去泉空冽,茶灶僧閑火獨明。
我欲投簪營小隱,佛香終日祝升平。
114
《虔州八境圖八首(〔原無引,據它本補·〕)》 宋·蘇軾
《南康八境圖》者,太守孔君之所作也,君既作石城,即其城上樓觀臺榭之所見而作是圖也。
東望七閩,南望五嶺,覽群山之參差,俯章貢之奔流,云煙出沒,草木蕃麗,邑屋相望,雞犬之聲相聞。
觀此圖也,可以茫然而思,粲然而笑,嘅然而嘆矣。
蘇子曰:此南康之一境也,何従而八乎?所自觀之者異也。
115
《鹽官絕句四首》 宋·蘇軾
南寺千佛閣古邑居民半海濤,師來構筑便能高。
千金用盡身無事,坐看香煙繞白毫。
北寺悟空禪師塔(名齊安,宣宗微時,師知其非凡人。
)已將世界等微塵,空里浮花夢里身。
116
《悼朝云詩(并引)》 宋·蘇軾
紹圣元年十一月,戲作《朝云詩》。
三年七月五日,朝云病亡于惠州,葬之棲禪寺松林中東南,直大圣塔。
予既銘其墓,且和前詩以自解。
朝云始不識字,晚忽學書,粗有楷法。
119
《太平寺水》 宋·楊萬里
太平古寺劫灰余,夕陽惟照一塔孤。
得得來看還不樂,竹莖荒處破殿虛。
偶逢老僧聽僧話,道是壁間留古畫。
徐生絕筆今百年,祖師相傅妙天下。
120
《戲贈張嘉甫》 宋·張耒
鐵鎖沉淵誰敢干,塔中古佛澹無言。
歲窮故里何時到,舟泊危亭盡日閑。
博士虀鹽稀把酒,腐儒冰葛慣沖寒。
籃輿未怯浮梁險,興發猶能走馬鞍。
* 關于佛塔的詩詞 描寫佛塔的詩詞 帶有佛塔的詩詞 包含佛塔的古詩詞(169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