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于余采的詩詞(450首)
161
《九歌 湘君》 先秦·屈原
君不行兮夷猶,蹇誰留兮中洲?
美要[1]眇兮宜修,沛吾乘兮桂舟。
令沅湘兮無波[2],使江水兮安流!
望夫君兮未來[3],吹參差兮誰思?
162
《九歌 云中君》 先秦·屈原
浴蘭湯兮沐芳,華采衣兮若英[1];
靈連蜷兮既留,爛昭昭兮未央;
謇將憺[2]兮壽宮,與日月兮齊光;
龍駕兮帝服,聊翱游兮周章;
163
《和章岷從事斗茶歌》 宋·范仲淹
年年春自東南來,建溪先暖冰微開。
溪邊奇茗冠天下,武夷仙人從古栽。
新雷昨夜發何處,家家嬉笑穿云去。
露牙錯落一番榮,綴玉含珠散嘉樹。
164
《小隱自題》 宋·林逋
竹樹繞吾廬,清深趣有余。
鶴閒臨水久,蜂懶采花疏。
酒病妨開卷,春陰入荷鋤。
嘗憐古圖畫,多半寫樵漁。
165
《二鬼》 明·劉基
憶昔盤古初開天地時,以土為肉石為骨,水為血脈天為皮
,昆侖為頭顱,江海為胃腸,蒿岳為背膂,其外四岳為四
肢。
四肢百體咸定位,乃以日月為兩眼,循環照燭三百六十骨
169
《晚秋同何秀才溪上》 宋·伍喬
間步秋光思杳然,荷藜因共過林煙。
期收野藥尋幽路,欲采溪菱上小船。
云吐晚陰藏霽岫,柳含余靄咽殘蟬。
倒尊盡日忘歸處,山磬數聲敲暝天。
172
《二十世紀太平洋歌》 清·梁啟超
亞洲大陸有一士,自名任公其姓梁。
盡瘁國事不得志,斷發胡服走扶桑。
扶桑之居讀書尚友既一載,耳目神氣頗發皇。
少年懸弧四方志,未敢久戀蓬萊鄉。
173
《江南曲》 宋·劉翰
我家東南同野老,自紡落毛采蘋藻。
清風滿袖讀離騷,半畝幽畦種香草。
門前流水鳴濺濺,日暮歸來自刺船。
遙山數疊作媚嫵,落日斷霞明晚川。
174
《陌上桑》 明·李攀龍
日出東南隅,照我西北樓。
羅敷貴家子,足不逾門樞。
性頗喜蠶作,采桑南陌頭。
上枝結籠系,下枝掛籠鉤。
176
《哀王十三都官》 宋·劉敞
把臂猶昨日,如何長不歸。
賓天亦有似,招隱固疑非。
玉折謝庭樹,采余萊子衣。
永懷想平昔,涕下不能揮。
177
《酆都觀》 宋·晁公武
勝絕平都觀,盤紆石磴長。
崇崗虎蹲踞,古柏雁分張。
殿閣剛風外,軒墀灝氣旁。
煙華迎碧瓦,云葉覆雕墻。
180
《石州慢 寄題龍首峰》 元·安熙
龍蟠虎踞,朝楚暮秦,世路艱蹇。
夕陽淡淡余暉,閶闔九重天遠。
千秋萬古,先天消長圖深,何人解識興亡本。
夜鶴渺翩翩,盡平林鴉滿。
* 關于余采的詩詞 描寫余采的詩詞 帶有余采的詩詞 包含余采的古詩詞(450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