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于余角的詩詞(439首)
141
《西都賦》 兩漢·班固
漢之西都,在于雍州,實曰長安。
左據函谷、二崤之阻,表以太華、終南之山。
右界褒斜、隴首之險,帶以洪河、涇、渭之川。
眾流之隈,汧涌其西。
敘事議論
142
《神童詩》 宋·汪洙
天子重英豪,文章教爾曹;
萬般皆下品,惟有讀書高。
少小須勤學,文章可立身;
滿朝朱紫貴,盡是讀書人。
143
《西京賦》 兩漢·張衡
有馮虛公子者,心侈體忲,雅好博古,學乎舊史氏,是以多識前代之載。
言于安處先生曰:夫人在陽時則舒,在陰時則慘,此牽乎天者也。
處沃土則逸,處瘠土則勞,此系乎地者也。
慘則鮮于歡,勞則褊于惠,能違之者寡矣。
敘事抒情贊揚國家
145
《依韻和永叔見寄》 宋·梅堯臣
春風約柳一片西,欲托鳥翼傳音稽。
昨朝偶向東城去,草草又逢驄馬蹄。
長髯御史威正峭,沙堤來坐氣吐霓。
我乘小駟雖甚瘦,喜見驂馭猶解嘶。
147
《即事》 明·劉基
春半余寒似暮秋,掩門高坐日悠悠。
樹頭獨立知風鵲,屋角雙鳴喚雨鳩。
芳意自隨流水逝,華年不為老人留。
浮花冶葉休相笑,自古英賢總一漚。
148
《二鬼》 明·劉基
憶昔盤古初開天地時,以土為肉石為骨,水為血脈天為皮
,昆侖為頭顱,江海為胃腸,蒿岳為背膂,其外四岳為四
肢。
四肢百體咸定位,乃以日月為兩眼,循環照燭三百六十骨
149
《送鄭公績赴試金陵》 宋·朱翌
孤城挾龍虎,盤礴納萬角。
馮夷遵節制,旦暮過稽顙。
君今搦寸毫,意與孤鴻往。
雄豪攬千古,光彩發萬丈。
憶昨吏三年,到今余夢想。
古寺壁間名,勞君拂蛛綱。
150
《題龍隱巖》 宋·方信孺
春波飽微淥,斗柄函空明。
方舟貫巖腹,鵝鸛相酬鳴。
仰窺穹窿頂,宛轉百怪呈。
僅余鱗甲碎,不見頭角獰。
151
《西湖雜感 二十首選六》 清·錢謙益
其一
板蕩凄涼忍再聞?煙巒如赭水如焚。
白沙堤下唐時草,鄂國墳邊宋代云。
樹上黃鸝今作友,枝頭杜宇昔為君。
昆明劫后鐘聲在,依戀湖山報夕曛。
153
《再和》 宋·晁說之
不肯喧喧奏子虛,何心江上惜三余。
陸渾火但無家計,宣榭災宜費圖書。
每恨血鱗能雨若,何堪脫角去焚如。
知公輔弼關心處,不比他人樂退居。
156
《龍隱巖》 宋·李師中
春波飽微綠,斗柄涵虛明。
方舟貫巖腹,鵝鸛相酬鳴。
仰窺穹窿頂,宛轉百怪呈。
僅余鱗甲碎,不見頭角獰。
158
《梁父吟》 宋·葉適
依大麓之遺址兮,儲后土之神靈。
樂天地之休嘉兮,皇涓潔而薦誠。
集后土之雍容兮,刺百圣之禮文。
卻大輅而御蒲秸兮,惟儉德之是崇。
159
《再和雁湖十首》 宋·李壁
總角趨庭得緒余,詩書元自與生俱。
詞林教誦鷦鷯賦,畫苑嗔傳蛺蝶圖。
千古凌煙思鄭國,一時偃月怨哥奴。
情和顏蹠均為寄,忍絜新樽上鏡湖。
160
《賀人生子》 宋·王大烈
蚌胎未老出明珠,或表高門慶有余。
我病阻為湯餅客,人言的是鳳凰雛。
磽磽頭角奇男子,袞袞公侯大丈夫。
寄語王渾防跨灶,阿戎清賞只須臾。
* 關于余角的詩詞 描寫余角的詩詞 帶有余角的詩詞 包含余角的古詩詞(439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