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d id="4wawa"><option id="4wawa"></option></td>
<bdo id="4wawa"></bdo>
  • <li id="4wawa"><option id="4wawa"></option></li>
  • 關于余山的詩詞(212首)

    61 《余去金山五年而復至》 宋·蘇軾

    次舊詩韻贈寶覺長老誰能斗酒博西涼,但愛齋廚法豉香。
    舊事真成一夢過,高談為洗五年忙。
    清風偶與山阿曲,明月聊隨屋角方。
    稽首愿師憐久客,直將歸路指茫茫。

    62 《仲天貺王元直自眉山來見余錢塘留半歲既行作》 宋·蘇軾

    仲君豈弟多學,王子清修寡言。
    病后空驚鶴瘦,時來或作鵬騫。
    海角煩君遠訪,江源與我同來。
    剩作數詩相送,莫教萬里空回。

    63 《西山詩和者三十余人再次前韻為謝》 宋·蘇軾

    ?此詩卷十六已收,題:再用前韻。
    ?

    64 《余歸自道場何山遇大風因憩耘老溪亭命官奴秉》 宋·蘇軾

    三句,只最后一句作“憐此腰肢裊”,文字小異。
    當為訛成無疑。
    ?

    65 《余去金山五年而復至,次舊詩韻,贈寶覺長老》 宋·蘇軾

    誰能斗酒博西涼,但愛齋廚法豉香。
    舊事真成一夢過,高譚為洗五年忙。
    清風偶與山阿曲,明月聊隨屋角方。
    稽首愿師憐久客,直將歸路指茫茫。

    66 《侄孫亦龍作亭于小山之上□余以野亭名之得詩》 宋·戴復古

    平地變丘壑,安排若自然。
    為山移白石,鑿沼貯清泉。
    栗里有松竹,蘭亭無管弦。
    軒裳非我事,在野不妨賢。

    67 《侄孫亦龍作亭于小山之上□余以野亭名之得詩》 宋·戴復古

    蔡外有馀地,登臨作此亭。
    心如喬木古,眼共遠山清。
    社酒誰同醉,村歌自可聽。
    有時來夜坐,收拾讀書螢。

    68 《侄孫亦龍作亭于小山之上□余以野亭名之得詩》 宋·戴復古

    詩禮家聲重,田園活計饒。
    自甘為野客,不愿仁王朝。
    時為花開眼,誰因米折腰。
    此心安出處,何日不逍遙。

    69 《侄孫亦龍作亭于小山之上□余以野亭名之得詩》 宋·戴復古

    勿謂此亭水,巋然氣不群。
    靜中觀變化,閑處立功勛。
    水細通巖竇,亭高壓海云。
    隱居行素志,不負圣明君。

    70 《侄孫亦龍作亭于小山之上□余以野亭名之得詩》 宋·戴復古

    田間四五月,此景看來稀。
    翼翼青苗上,雙雙白鳥飛。
    茅茨林下住,簑笠雨中歸。
    拍岸瓜藤水,不須憂歲饑。

    71 《令狐仆射與余投分素深,縱山川阻修然音問相》 唐·劉禹錫

    詞一篇音韻彌切,收淚握管以成報章。
    雖廣陵之弦于今絕矣,而蓋泉之感猶庻聞焉。
    焚之帳之前,附于舊編之末】~

    72 《三山卜居今三十有三年矣屋陋甚而地有余數世》 宋·陸游

    印累累,綬若若,換君朱顏君不覺。
    冠如箕,劍拄頤,蒼頭廬兒笑君癡。
    不如短褐歸鄉舍,上畢租庸下婚嫁。
    橫陂引水蒔禾黍,高陸犁荒種桑柘。

    73 《三山卜居今三十有三年矣屋陋甚而地有余數世》 宋·陸游

    再見封侯未為快,一擲成盧安用再?世間得意固多矣,堪笑窮人事常敗。
    我生出仕四十年,寸進恰如船上埭。
    即今臥病茅檐里,回首窮通竟何在!荊山之下玉抵鵲,兩京春齊論斤賣。
    蘇秦煌煌佩六印,尼父棲棲厄陳蔡。

    74 《余邦英惠小山新芽作小詩三首以謝》 宋·陸游

    家園破社得鷹爪,舌本初參便到眉。
    忽喜云腴來建苑,坐令渴肺生華滋。

    75 《余邦英惠小山新芽作小詩三首以謝》 宋·陸游

    正焙如觀詩大雅,小山當似變風論。
    脫今風格不類古,終有先王禮義存。

    76 《余邦英惠小山新芽作小詩三首以謝》 宋·陸游

    平時共語不成些,癡坐空雕藜莧腸。
    誰遣春風入牙頰,詩成忽帶小山香。

    77 《居三山時方四十余今三十六年久已謝事而連歲》 宋·陸游

    自問湖邊舍,衰殘俛仰中。
    謀身悲日拙,造物假年豐。
    稅足催科靜,禾登債負空。
    社醅邀里巷,膰肉飫兒童。

    78 《天王廣教院在山東麓予年二十余時與老僧惠迪》 宋·陸游

    游山如讀書,深淺皆可樂;道邊小精舍,亦自一丘壑。
    凄涼四十年,始復重著腳。
    老僧逝已久,講座塵漠漠。
    當時童子輩,衰鬢亦蕭索。

    79 《夜宿陽山磯將曉大雨北風甚勁俄頃行三百余里》 宋·陸游

    五更顛風吹急雨,倒海翻江洗殘暑。
    白浪如山潑入船,家人驚怖篙師舞。
    此行十日苦滯留,我亦蘆叢厭鳴櫓。
    書生快意輕性命,十丈蒲帆百夫舉,星馳電騖三百里,坡隴聯翩雜平楚。

    80 《余得木杖于秦望山中今三十年矣隴蜀萬里未嘗》 宋·陸游

    提攜到處覺身輕,楚澤秦關不計程。
    只道維摩無侍者,誰知上座是同行。
    青鞋白拂真相稱,湘竹溪藤誤得名。
    珍重從今常倚壁,住庵吾欲過浮生。

    * 關于余山的詩詞 描寫余山的詩詞 帶有余山的詩詞 包含余山的古詩詞(212首)
    chengrenyoux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