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d id="4wawa"><option id="4wawa"></option></td>
<bdo id="4wawa"></bdo>
  • <li id="4wawa"><option id="4wawa"></option></li>
  • 關于余好的詩詞(1373首)

    641 《己酉練圻寓舍詠雪》 明·王彝

    青龍己酉豐稔葉,歲星一終旬日浹。
    天容黃黃風氵疌々正好,云同八表不見葉。
    漏促辰酉日車跲,目眩空花氣屢懾。
    凍指欲墮數蓂莢,股栗匪由冰上踏。

    642 《露筋娘子詩(并序)》 明·王彝

    淮城小如蓋,僻在湖草邊。
    蕭條城下路,昔有兩嬋娟。
    秋姿艷明月,相攜良可憐。
    小姑泣向嫂,薄暮慘墟煙。

    643 《兩浙寄子栗家書》 明·魏觀

    元年正月初,運使蒞江浙。
    二月開衙門,上下總怡悅。
    明恩隆委任,疏鈍愧忝竊。
    四月草寇生,民灶被殘劫。

    644 《次蒲庵長老韻(二首)》 明·烏斯道

    一刖老禪三載余,每懷溪上笑談初。
    春山細雨沾烏帽,晴日閑華墮碧疏。
    九日登高曾有約,二王小楷未能書。
    至今不到天香室,深愧埃塵少滌除。

    645 《唐嘉會妻》 明·吳鼎芳

    鳳皇失其侶,三年獨彷徨。
    豈無云中鶴,矯矯非所當。
    所居谷水西,乃在淀水陽。
    楊氏有好女,小字曰云芳。

    646 《相逢行別朱大復比部》 明·吳夢旸

    請君為我止,聽我《相逢行》。
    相逢恍若昧平生,顏色可疑心事明。
    但云兩人天所成,安能百歲無合并。
    眼中不覺鄉國遠,一日攜手長安城。

    647 《為鐘清叔題薛五蘭卷》 明·吳夢旸

    薛五嫁人苦不早,皆知倡家擅技巧。
    寫生乃是第一技,所見無如此卷好。
    蕙質蘭心有深寄,葉葉莖莖吐幽思。
    其余點綴亦復佳,剡藤數丈披清氣。

    648 《次答劉汝弼見寄之什時汝弼客德慶侯第》 明·蕭執

    春事今余幾,花枝已不多。
    向人愁作客,思爾積成疴。
    威鳳翔高漢,慈烏戀舊窠。
    平津東閣好,早晚定相過。

    649 《樂歸田園十詠(錄五首)》 明·朽庵林公

    歸去來兮至覺今是而昨非宦海漂流久見幾,故園荒廢正思
    歸。
    往迷來悟心方樂,投老尋閑愿不違。
    新別廟堂無悵恨,舊栽松菊有光輝。

    650 《夢還仙都幽蹤宛若閑房寂然獨貯玉硯有識書名》 明·楊宛

    怨夢因無好夢成,昨宵忽得快平生。
    數間矮屋浮云外,幾曲澄溪待月明。
    驚見道書新著蠹,憐余半硯舊題名。
    文心一縷三生業,只恨清愁攪墨兵。

    651 《初食楊梅》 明·楊循吉

    楊梅本是我家果,歸來相對嘆先作。
    往來南北將十年,久不餐汝幾忘卻。
    憶從年少在吳中,食以成傷難療藥。
    年年端午即有之,街頭賣折先附郭。

    652 《清明約友游昆山(二十四韻)》 明·易恒

    是日期而至者五人,不期而至者一人,期而不至者二人,袁校書子英、余道士復初。
    實洪武十五年壬戌閏二月十六日。
    老逢節序感流年,聊復追游愧昔賢。

    653 《清明有懷公武》 明·殷奎

    忽見清明在客邊,可堪形影自相憐。
    憶尋芳草江南好,謾惜余花亂后妍。
    孤夢月明歸夜夜,多情春老恨年年。
    夕陽王子岡頭路,知與誰人共醉眠?

    654 《見黃淮少保(三首)》 明·應宗祥

    空山有畸人,家世業詩書。
    齒發日益衰,所得僅緒余。
    好古不自量,臨文每嗟吁。
    漢唐日以降,作者稱歐蘇。

    655 《中秋西湖社集分韻得齊字一百韻》 明·虞淳熙

    白月青蓮社,文星遠聚奎。
    長庚秋映桂,太乙夜分藜。
    巒色三臺紫,峰形九曜低。
    金牛須會女,張鹿不躔氐。

    656 《朱叔仲山水引為鄒生作》 明·虞堪

    看山朝不飯,畫山夜不眠。
    西蜀書生有此過傳癖,呼鐙索酒忘青年。
    東吳朱家叔仲子,愛畫更覺入骨髓。
    清晨起來頭不梳,快展溪藤潑秋水。

    657 《登聚寶山分韻得春字》 明·張孟兼

    蹤跡憐身拙,登臨縱目頻。
    江山如好客,花鳥故余春。
    落落行藏異,悠悠歲月新。
    數莖初白發,朝夕為思親。

    658 《次鄭季亮避亂歸城韻》 明·張著

    亂余城郭未全空,春事渾非舊日同。
    何處笙歌留粉黛,幾家樓閣絢青紅。
    幽花無主愁經眼,好鳥多情苦避弓。
    誰似歸來耕谷口,荷鋤細雨立東風。

    659 《送張幼于還吳門》 明·趙今燕

    花前雙淚濕衣裾,把酒江亭落日余。
    此去吳江霜月滿,逢人好寄洞庭書。

    660 《半生行》 明·鄭琰

    刺促復刺促,哀歌不成曲。
    試聽征人歌一聲,切切烏烏淚相續。
    吾祖卜地三山麓,世業繁華稱鼎族。
    七葉盛文儒,八代承章服。

    * 關于余好的詩詞 描寫余好的詩詞 帶有余好的詩詞 包含余好的古詩詞(1373首)
    chengrenyoux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