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于余哀的詩詞(489首)
422
《挽王教授子節父》 宋·王之望
采衣方喜奉安輿,丹旐俄驚返故居。
已作善人稱里闬,固宜陰德大門閭。
悟超庭柏心無礙,香茁階蘭慶有余。
哀挽一聲寒日外,蕭蕭風樹鎖郊墟。
423
《秋懷》 宋·李流謙
悠悠感秋運,肅肅勵素節。
蟾華度疎欞,蘭吹出叢薄。
幽蟲泣煙莎,微螢映露葉。
百哀攻予衷,感此重忉怛。
424
《安恭皇后挽詞》 宋·樓鑰
郁郁南山路,傷心鳳翣紅。
哀歌凄薤露,秘殿掩椒風。
故劍恩雖厚,中璫事已空。
但余彤史筆,內傳紀陰功。
425
《樊運使挽詞》 宋·樓鑰
科目公余事,南宮第一人。
七閩新使節,三署舊儒臣。
倦拜方辭饋,哀良莫贖身。
家聲知有繼,仙桂兩枝春。
426
《送王粹中教授入蜀》 宋·樓鑰
萬山四塞圍平陸,大為關中次為蜀。
我生東南未曾到,蜀士游從聞頗熟。
自從襄陽上峻途,高欲登天下臨谷。
女媧大山塞空虛,麻線名堆千萬曲。
427
《送劉晉父監岳》 宋·樓鑰
濟南劉夫子,生來逢百罹。
乃翁負長才,宦游至京西。
時當建炎間,寇盜紛不齊。
轉徙入湖廣,一家屢阽危。
428
《挽劉學諭玗》 宋·廖行之
劍浦昔名族,湘川今世家。
簪纓方赫奕,里巷正光華。
豈意有余慶,翻成不足嗟。
哀哉天道遠,福祿一何差。
429
《感懷五首》 宋·趙蕃
短褐不御寒,哀哉不言貧。
遠客自多感,況此霜露晨。
惋彼籬下菊,粲粲晚始新。
余榮何足恃,枯槁同荊榛。
431
《十四夜元衡見過》 宋·趙蕃
余酲索寞政須驅,多謝君能佩酒壺。
回首林園重搖落,岸巾風月且須臾。
不須相對哀囚楚,何日扁舟俱下吳。
雅意從來在松菊,放言不用屬莼鱸。
432
《次韻蕭之沈弟》 宋·趙蕃
外家人物盛東南,古已云然豈獨今。
兄弟長懷未多識,江湖乃得話同心。
豈知行日還先我,更枉長吟寫意深。
別后相思回首處,山哀浦思有余音。
434
《送藍吉州》 宋·趙蕃
前歲公開府,鄰疆我適移。
山坳深遣戍,齋閣遠投詩。
去國哀王粲,逢人說項斯。
春秋其我罪,觀過可仁知。
435
《在伯用沅陵韻見貽次韻》 宋·趙蕃
一代數人君有傳,九原可作我無緣。
頗思燈火親余暇,卻恨江湖枉過年。
載辱新詩為永好,絕知高義有哀憐。
官閑借問忙何事,日日經營作和篇。
436
《挽游迪功》 宋·趙蕃
通學元分族,淵源信有余。
二友名屢貢,一老慶懸車。
義利過庭訓,興哀迂叟書。
他時家國事,蘄不負幽墟。
437
《齊云樓》 宋·葉適
天下雄諸侯,蘇州數一二。
都會自昔稱,陪京今也貴。
奕奕撰重樓,岧岧立平地。
虛景混空蒼,囂聲收遠肆。
438
《畫馬圖》 宋·鄭清之
房精夜隕渥洼水,中有天馬變如鬼。
籋云流赭登玉臺,清風謖謖生雙耳。
無端遣入天子閑,足底百趼如關山。
隔河唐將浴牝馬,哀鳴頓足將奔還。
* 關于余哀的詩詞 描寫余哀的詩詞 帶有余哀的詩詞 包含余哀的古詩詞(489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