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讀非相篇,人以謂如面。陰機蜮窺影,巧攫狙伺便。誰于牛毛端,萬念回一善。此間有堂奧,次第躬履踐。
去年鼠齧涪翁文,今年火攻少陵詩。雖云成毀有定數,天意于此可逆知。我之所嗜何足計,上有先墨顏之姿。況渠詩本貫忠義,在處神物宜護持。
天高山圍坐,露下月滿樓。其間倚闌人,古今入雙眸。戒哉后時懊,通此先民憂。匪緣冀求魚,懼易或喪牛。
冰霜一節感親恩,褒詔東來耀里門。孝敬自能通造物,否臧勿用較煩言。靈棒未老須三斧,拍桂歸來共一尊。須信倚門朝夕望,未空六館駐何蕃。
瑤壇禮碧虛,返次羽人坐。引脰延月華,吞吐隔翠嶞。眾吻盼流芳,冉冉忽透過。大規雖微虧,猶喜鏡未破。
謁祠江上且歸休,有命何須企碧流。好把一言寤明主,聲名當不減千秋。
世界歸大壑,人事如奔淙。浮生萃草木,萬變成飄風。觸蠻兩蝸國,王侯一蟻對。下觀黔首愚,咄嗟書虛空。
空里追聲枉了賢。水中捉月事同然。隔靴抓癢越孜煎。紐石作弦何日撫,鉆木待火幾時然。恰如撅地覓尋天。
吾鄉猶自哂吾徒,易道東來話得無。幸有蔡邕過爨下,獨憐賈島作原夫。昌黎俗筆何曾短,永叔文衡不到輸。多少科名成底事,聊安飄泊老江湖。
之子問行李,策足游上都。晚風吹客袂,話別聊躊躇。朝家渴多士,璧水來英儒。子志橫四海,亦復隨群趨。
孤蹤抹過海門東,吳越溪山幾萬重。一拜起來還一拜,不知何處見圓通。
為湖始何人,人賢物亦久。所以甘棠名,百年猶不朽。
何處青山無白骨,先生高節死猶存。古今人物一抔土,閩浙詩書百世孫。鄉邑有祠尊往哲,樵芻知禁避荒垣。斷碑殘碣堪摩拭,慚愧年年宿草蕃。
南紀巫廬瘴不絕,太古已來無尺雪。蠻夷長老怨苦寒,昆侖天關凍應折。玄猿口噤不能嘯,白鵠翅垂眼流血,
為郡久無補,越鄉空復深。茍能秉素節,安用叨華簪。卻步園畦里,追吾野逸心。形骸拘俗吏,光景賴閑林。
余本燕趙人,秉心愚且直。群籍備所見,孤貞每自飭。徇祿期代耕,受任亦量力。幸逢休明時,朝野兩薦推。
嗟予沉迷,猖獗已久。五十知非,古人嘗有。立言補過,庶存不朽。
君家全盛日,臺鼎何陸離。斬鰲翼媧皇,煉石補天維。一回日月顧,三入鳳凰池。失勢青門傍,種瓜復幾時。
出門復入門,兩腳但如舊。所向泥活活,思君令人瘦。沉吟坐西軒,飲食錯昏晝。寸步曲江頭,難為一相就。
重陽節懷人
北歸至鳳翔,墨制放往鄜州作。皇帝二載秋,閏八月初吉。杜子將北征,蒼茫問家室。維時遭艱虞,朝野少暇日。
敘事長詩戰爭憂國憂民愛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