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d id="4wawa"><option id="4wawa"></option></td>
<bdo id="4wawa"></bdo>
  • <li id="4wawa"><option id="4wawa"></option></li>
  • 關于何梵的詩詞(218首)

    61 《遇五天僧入五臺五首》 唐·貫休

    十萬里到此,辛勤詎可論。
    唯云吾上祖,見買給孤園。
    一月行沙磧,三更到鐵門。
    白頭鄉思在,回首一銷魂。

    62 《武肅王有旨,石橋設齋會,進一詩,共六首》 唐·吳越僧

    南有天臺事可尊,孕靈含秀獨超群。
    重重曲澗侵危石,步步層巖踏碎云。
    金雀每從云里現,異香多向夜深聞。

    63 《南歌子》 宋·高登

    菊捻黃金嫩,杯傾琥珀濃。
    良辰何處寄萍蹤。
    短艇飄搖一葉、浪花中。
    鳳闕游娃館,幽坡賞梵宮。
    當年樂事總成空。
    目斷天邊想像、意可窮。

    64 《水調歌頭·題西山秋爽圖》 清·納蘭性德

    空山梵唄靜,水月影俱沉。
    悠然一境人外,都不許塵侵。
    歲晚憶曾游處,猶記半竿斜照,一抹界疏林。
    絕頂茅庵里,老衲正孤吟。

    題畫抒情

    65 《送韓子師侍郎序》 宋·陳亮

    秘閣修撰韓公知婺之明年,以“恣行酷政,民冤無告”劾去。
    去之日,百姓遮府門愿留者,頃刻合數千人,手持牒以告攝郡事。
    攝郡事振手止之,輒直前不顧;則受其牒,不敢以聞。
    明日出府,相與擁車下,道中至不可頓足。

    離別感慨諷刺序文

    66 《風山懷古三首》 元·孫華孫

    宋家事業如漢晉,遺史班班今尚存。
    南渡衣冠元帝紀,中山廟社靖王孫。
    海門龍去秋潮橫,宮闕烏啼夕燐繁。
    已恨無人似諸葛,生憎何物學桓溫。

    67 《集開元寺》 明·李攀龍

    流陰拂層岑,返照翳深谷。
    古寺入蕭條,回巖抱幽獨。
    梵影凈香臺,鐘聲殷石屋。
    絕壁棲禪誦,懸厓下樵牧。

    68 《挽理上人》 明·林鴻

    只履歸何處,懷師淚滿襟。
    浮云生滅性,明月去來心。
    閱世真如夢,安禪不廢吟。
    留衣分法侶,寫偈別朋簪。

    69 《同清江師月夜聽堅正二上人為懷州轉法華經歌》 唐·朱灣

    若耶溪畔云門僧,夜閑燕坐聽真乘。
    蓮花秘偈藥草喻,二師身住口不住。
    鑿井求泉會到源,閉門避火終迷路。

    70 《阿育王塔》 唐·朱存

    堵凝然鎮梵宮,舉頭層級在云中。
    金棺舍利藏何處,鐸繞危檐聲撼風。

    71 《題寺古檜》 宋·廖融

    何人見植初,老對梵王居。
    山鬼暗棲托,樵夫難破除。
    聲高秋漢迥,影倒月潭虛。
    盡日無僧繞,清風長有余。

    72 《巫山一段云 松都八景 紫洞尋僧》 元·李齊賢

    傍石過清淺,穿林上翠微。
    逢人何更問僧扉。
    午梵出煙霏。
    草露沾芒屨,松花點葛衣。
    鬢絲禪榻坐忘機。
    山鳥漫催歸。

    73 《巫山一段云 松都八景 紫洞尋僧》 元·李齊賢

    傍石過清淺,穿林上翠微。
    逢人何更問僧扉。
    午梵出煙霏。
    草露沾芒屨,松花點葛衣。
    鬢絲禪榻坐忘機。
    山鳥漫催歸。

    74 《四景山水》 明·張以寧

    山雨瀑如雪,林寒松未花。
    遙看飛閣起,知有梵王家。
    一僧歸得晚,云濕滿袈裟。
    崖斷石林合,風高云葉飄。

    75 《朱砂庵》 明·江天一

    曲磴千盤盡,何曾任鑿穿。
    本來超色相,不假幻因緣。
    翠滴松稍雨,嵐開嶂外天。
    此中饒靜解,何事問棲禪。

    76 《楞嚴經偈》 宋·蔡卞

    覺海性澄圖,圖澄覺元妙。
    元明照生所,所立照性亡。
    迷妄有虛空,依空立世界。
    相想澄國土,知覺乃眾生。

    77 《芝華亭》 宋·龔明之

    誰道休祥系上穹,民心元自與天通。
    政平訟理為真瑞,何必金芝產梵宮。

    78 《登凌歊臺》 宋·郭知運

    臺荒落日屯,臺名空在耳。
    大江天際來,疊障云邊起。
    空見梵王宮,占斷黃山址。
    殘碑何處捫,塔影秋空里。

    79 《太倉隆福寺創觀音院以詩百韻寄妙觀大師且呈》 宋·郟亶

    珍重妙觀師,書來再三讀。
    不蒙促歸計,乃憂曠箋牘。
    疑師未相知,待我尚塵俗。
    竊聞構新殿,東畔建廊屋。

    80 《龍華山》 宋·懶漁

    梵王宮倚市廛開,波劫何曾斷俗埃。
    百萬源流歸海會,三千世界屬如來。
    老龍收雨藏香缽,野鶴聽經繞法臺。
    聞道題名還有塔,熙寧四老總多老。

    * 關于何梵的詩詞 描寫何梵的詩詞 帶有何梵的詩詞 包含何梵的古詩詞(218首)
    chengrenyoux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