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d id="4wawa"><option id="4wawa"></option></td>
<bdo id="4wawa"></bdo>
  • <li id="4wawa"><option id="4wawa"></option></li>
  • 關于何校的詩詞(508首)

    161 《七曲和魏校書韻》 宋·程公許

    神理之公參造化,簡書千古豈虛傳。
    權衡無意物輕重,水鏡何心人丑妍。
    天爵一射元不欠,人生萬事且隨比值。
    椒漿跪奠無余禱,擬續離騷愧斐然。

    162 《挽何南坡》 宋·王柏

    籬落縱橫一逕分,平生杖屨幾登臨。
    某山某水機緘露,彼室彼廬精分深。
    檢校舊規心欲折,摩挲新志淚難禁。
    素車白馬人歸后,鶴唳猿啼總些音。

    163 《次韻范侍郎寄趙校正》 宋·方岳

    嗚呼小雅廢,邊角搖軍聲。
    采芹舊青衿,亦須事力征,朱轓挾武將,白眼輕儒生。
    區區眾濁間,嗟子難為清。

    164 《檢校塢中》 宋·方岳

    檢校平生瓜芋區,鋤云荷月盡堪娛。
    山中鶴帳依然在,天下魚羹何處無。
    古蘚蒼崖松老大,夕陽黃犢草荒蕪。
    縱無田亦歸來是,說與秋風不為鱸。

    165 《汪校正送鸚鵡》 宋·方岳

    山中寂寞無與語,隴客適從何許來。
    每慨俗人言少味,寧知凡物忌多才。
    關山坐隔月千里,湖海相忘酒一杯。
    畢竟與渠毛羽別,窺檐群雀漫驚猜。

    166 《和心字韻送林尉公琰校文》 宋·李昴英

    鵠袍忙立老槐陰,爭望文星早照臨。
    稱物衡無高下手,別形鑒有是非心。
    品題豈逐朱衣轉,沙汰何妨苦海沉。
    將見賢書協輿論,真才到此遇知音。

    167 《乙巳歲三月為溧陽校官上府經烏剎橋和陶淵明》 宋·仇遠

    一日不見山,胸次塵土積。
    老來志益壯,清游等疇昔。
    鍾山草堂古,每恨身微翮。
    況是佳麗地,牛馬風不隔。

    168 《九日登寶叔塔同游者楊大著李校書馮正字曾著》 宋·王炎

    湖邊老石立巨鰲,背負浮圖千尺高。
    升高望遠天界闊,海山江樹皆秋毫。
    蓬萊藏室極清靜,雖有暇日無游遨。
    不應令節亦虛度,特為萸菊觴新醪。

    169 《送許士龍秘校》 宋·王炎

    南山霧豹隱,北海風鵬飛。
    顯晦不在人,屈伸各有時。
    之子后來秀,躡屩飄長裾。
    俗眼變青白,論士相目皮。

    170 《汪秘校攜詩并雪月二賦相訪次其韻》 宋·王炎

    自從就食寄他州,不到鄉關近十秋。
    文采誰能如象齒,交游今乃見龍頭。
    攜詩過我情何厚,落筆驚人語不休。
    雪月賦成凌二謝,高懷肯述畔牢愁。

    171 《次李校書韻嘲閣下紅梅》 宋·項安世

    托跡千花冀可曹,冰姿何敢露秋毫。
    只隨婢子希紅藥,肯信仙家有碧桃。
    照影日華烘玉頰,承恩衢勺醉香醪。
    自拋臘雪茆檐夢,應羨春風畫閣高。

    172 《賽龍謠寄陳倅校書兼呈黃堂》 宋·劉宰

    重光協洽之歲夏四月,朱方不雨川源竭。
    田家汲井灌新秧,綆短瓶羸汗流血。
    太守尤民一念深,欲決銀河起伏險。
    彌月驅馳偏群祀,云卷碧霄呈象緯。

    173 《和陳校書生孫》 宋·劉宰

    四海聲名陳太丘,元方有子復何尤。
    他年羔雁成群至,不獨丹青詫豫州。

    174 《壽胡編校》 宋·劉黻

    嶺根逢誕日,相對意如何。
    直道遭時少,清貧得壽多。
    仙茅丹已熟,鄰秫味方和。
    休說南冠事,窮通付浩歌。

    175 《贈艾校尉》 宋·陳杰

    相逢莫說亂離苦,江北江南皆戰場。
    何限忠肝膏草野,幾多徒手化侯王。
    方當羽檄馳千里,信有纓冠衛一鄉。
    事已論功殊未已,何如相賀返屠羊。

    176 《丙寅五月三日陪真秘字留校理游鼓山一別二年》 宋·陳宓

    一時盛事擅南閩,驚世詞宗幕府賓。
    今日恰同當日會,道山元是鼓山人。
    兩年君幾封囊上,百里予方束帶新。
    岐路不同俱自勉,何年重此拂堅珉。

    177 《行婦怨次李編校韻》 宋·戴表元

    赤城巖邑今窮邊,路傍死者相枕眠。
    惟余婦女收不殺,馬上娉婷多少年。
    蓬頭垢面誰氏子,放聲獨哭哀聞天。
    傳聞門閥甚輝赫,誰家避匿山南巔。

    178 《臨都試院考校已畢諸公尚恨遺才勉作數語釋其》 宋·郭印

    平時參與商,會遇何由緣。
    相從棘闈中,再見月之弦。
    歡然臭味合,言笑浩無邊。
    論事快今古,談玄貫天淵。

    179 《類試院考校九月十日塔之八級中現寶光楊齊伯》 宋·郭印

    崢嶸大千界,等是菩提鄉。
    昆蟲暨草木,各放無邊光。
    而況佛之覺,靈明亙十方。
    化身三昧火,骨節金彌剛。

    180 《春風辭寄武威石秘校》 宋·釋重顯

    春風何蕭蕭,和雨復兼雪。
    坼花功未深,偃草勢曾烈。
    毗城癡愛老,怯寒對清拙。
    衰巖影響士,難御同孤劣。

    * 關于何校的詩詞 描寫何校的詩詞 帶有何校的詩詞 包含何校的古詩詞(508首)
    chengrenyoux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