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d id="4wawa"><option id="4wawa"></option></td>
<bdo id="4wawa"></bdo>
  • <li id="4wawa"><option id="4wawa"></option></li>
  • 關于何校的詩詞(508首)

    441 《江東漕使兄約游鐘山分韻得泠字》 宋·魏了翁

    連年飲建業,寤寐北山靈。
    三過又不入,風雨盲其程。
    一朝廖會期,萬籟不敢聲。
    斷潢卷夕潦,列巘浮帝青。

    442 《正字南仲祭詩》 宋·周文璞

    昭陽作噩冬,愁云凝上蒼。
    我墮豀谷底,鹵莽聞公喪。
    哲人困中壽,頗謂告者狂。
    繼執邸吏符,躑蹢抽肝腸。

    443 《憶昔》 宋·周文璞

    憶昔在童初,身輕俗累無。
    云霞明道服,日月綴仙都。
    屑玉三危露,泥金一丈符。
    遨游即閶闔,佩帶或昆吾。

    444 《青山高為宋郎中德之作》 宋·程公許

    青山高,六六峰。
    遙鐫嵽葉千萬仞,斗起西南天半空。
    蒸嵐噴薄不得泄,翠屏掩靄深幾重。
    不知丹梯委曲到何許,飛樓杰觀縹緲疑神功。

    445 《步虛蕊珠七言》 宋·程公許

    玄蓋之天高崒嵂,自滿天眼支一脈。
    嶙剛四面森翠壁,中有瑤柱倚天立。
    窈窈郁郁仙者宅,涵云蓄霧九鎖隔。
    石扉誰遣玉{上竹下氐}擘,通行豈虞虎豹搤。

    446 《擬古二章》 宋·程公許

    剛風軼飛浮,叢霄隱戮闊。
    其上仙者家。
    俯世塵漠漠。
    慨我志遠游,幽思無與豁。

    447 《岷峨嘆》 宋·程公許

    出門厭氛囂,歸臥集萬感。
    憑高一以眺,忽覺岷峨慘。
    岷發報山色千古同,非煙非霧愁瀋濛。
    杜陵昔歡珠玉走,彼猶有幸天府供。

    448 《送別制置董侍郎東歸》 宋·程公許

    荷囊曉趁紫宸朝,玉立堂堂侍冕旒。
    帝為蠶叢精擇帥,詔頌虎節往分憂。
    旌幢云合三千乘,錦繡春濃六十州。
    儀鳳雅應為國瑞,烹鮮何忍與民仇。

    449 《蕊歌》 宋·程公許

    五云郁勃天九重,俯視人境塵濛濛。
    元和遷校品秩穹,以帝命鎮北坎宮。
    玄袍金鎧丁甲從,洞陰戰勝魔絕縱。
    際江之涯鐘氏童,宿運冥契晞玄風。

    450 《鄂忠武王出師疏帖贊》 宋·岳珂

    於惟紹興,扶危支傾。
    揠校涖戎,不識一丁。
    先生奮呼,起自諸生。
    經通誼明。

    451 《趙黃州寄示詩絕奇次韻》 宋·蘇泂

    書回聞道讀春秋,筆削馀功指顧收。
    魯國故知人有禮,周家那得圣無憂。
    非君著意扶公谷,似我何辭贊夏游。
    會引青藜校天祿,毋忘華發此滄洲。

    452 《謝政府饋金》 宋·王邁

    大廷昔日曾空臆,時論忌人太疏直。
    名公正色力主盟,寘之甲科免居乙。
    殿廬今日忝校文,甘言如飴心所嫉。
    或者欲植桃李恩,慨然為下雌黃筆。

    453 《錢方言巖仲之泰尉尤溪二首》 宋·王邁

    一第歸來正黑頭,艾軒遺墨費旁搜。
    及瓜上日相催迫,鋟棗通宵細校讎。
    充類所行皆好事,立身何患不前修。
    故家常寶文公帖,謹勿逢人便有求。

    454 《挽蔡文叔》 宋·王柏

    南風之薰兮五弦絕,可以解慍兮憂心益惙。
    念寓形於溟涬兮,藐一漚之起滅。
    前乎數千年之名世兮,后方來而未歇。
    往者不我留兮,來者不我接。

    455 《挽郡博士待班劉公歌》 宋·王柏

    東風變九野,萬物負生意。
    素韠何欒欒,清血灑幽隧。
    猗歟靜壽翁,歸全可無愧。
    人生托溟涬,消息同一氣。

    456 《丁亥紀蜀百韻》 宋·李曾伯

    在負在娵觜,羲雙正東陸。
    羽書西邊來,胡騎報南牧。
    倉茫星火急,飄忽風雨速。
    憑陵我封疆,剽掠我孳留。

    457 《木犀》 宋·方岳

    羽觴和月嚼冰黃,自笑詩腸老更剛。
    四出雪花些小大,五千書傳一齊香。
    君從底處移仙籍,日飲無何作醉鄉。
    風露清寒付誰可,攜歸天祿校偏旁。

    458 《二月十八日過邑有感二首》 宋·陳著

    說著時難心自寒,斜陽焦土更無邊。
    故家空夢鶯花地,殘戶不成蠶麥天。
    造物未應終絕物,今年莫省是何年。
    郁攸獨免侵鄉校,也向斯文要結緣。

    459 《關邑簿李大用任滿》 宋·陳著

    彩旗蔽野南風香,歡門遮馬東路長。
    黃童白叟百拜酒,鸞棲主人今日行。
    憶昔焦氛漲天赤,手挽龍津力輸滌。
    簿領為職關系重,儒術飾吏經綸密。

    460 《送高仲山通州教授》 宋·仇遠

    通川得通儒,善類蒙善教。
    如此老成人,真足重學校。
    我昔客朱方,曾窺管中豹。
    言容既篤厚,文字入玄奧。

    * 關于何校的詩詞 描寫何校的詩詞 帶有何校的詩詞 包含何校的古詩詞(508首)
    chengrenyoux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