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d id="4wawa"><option id="4wawa"></option></td>
<bdo id="4wawa"></bdo>
  • <li id="4wawa"><option id="4wawa"></option></li>
  • 關于何時遂的詩詞(851首)

    641 《薊丘覽古贈盧居士藏用七首·郭隗》 唐·陳子昂

    逢時獨為貴,歷代非無才。
    隗君亦何幸,遂起黃金臺。
    (末缺)

    暮春愛國

    642 《春臺引》 唐·陳子昂

    感陽春兮生碧草之油油。
    懷宇宙以傷遠,登高臺而寫憂。
    遲美人兮不見,恐青歲之遂遒。
    從畢公以酣飲,

    643 《同盧拾遺過韋給事東山別業二十韻給事首春…不果斯諾》 唐·王維

    托身侍云陛,昧旦趨華軒。
    遂陪鹓鴻侶,霄漢同飛翻。
    君子垂惠顧,期我于田園。
    側聞景龍際,親降南面尊。

    644 《韋侍郎山居》 唐·王維

    幸忝君子顧,遂陪塵外蹤。
    閑花滿巖谷,瀑水映杉松。
    啼鳥忽歸澗,歸云時抱峰。
    良游盛簪紱,繼跡多夔龍。
    詎枉青門道,胡聞長樂鐘。
    清晨去朝謁,車馬何從容。

    645 《送暨道士還玉清觀》 唐·李頎

    仙宮有名籍,度世吳江濆。
    大道本無我,青春長與君。
    中州俄已到,至理得而聞。
    明主降黃屋,時人看白云。
    空山何窈窕,三秀日氛氳。
    遂此留書客,超遙煙駕分。

    邊塞諷刺組詩

    646 《題終南翠微寺空上人房》 唐·孟浩然

    翠微終南里,雨后宜返照。
    閉關久沈冥,杖策一登眺。
    遂造幽人室,始知靜者妙。
    儒道雖異門,云林頗同調。

    647 《贈別舍人弟臺卿之江南》 唐·李白

    去國客行遠,還山秋夢長。
    梧桐落金井,一葉飛銀床。
    覺罷攬明鏡,鬢毛颯已霜。
    良圖委蔓草,古貌成枯桑。

    648 《感遇四首》 唐·李白

    吾愛王子晉,得道伊洛濱。
    金骨既不毀,玉顏長自春。
    可憐浮丘公,猗靡與情親。
    舉首白日間,分明謝時人。

    649 《答僴奴、重陽二甥(僴奴趙氏甥伉,重陽崔氏甥播)》 唐·韋應物

    棄職曾守拙,玩幽遂忘喧。
    山澗依磽瘠,竹樹蔭清源。
    貧居煙火濕,歲熟梨棗繁。
    風雨飄茅屋,蒿草沒瓜園。

    650 《答僴奴、重陽二甥(僴奴趙氏甥伉,重陽崔氏甥播)》 唐·韋應物

    棄職曾守拙,玩幽遂忘喧。
    山澗依磽瘠,竹樹蔭清源。
    貧居煙火濕,歲熟梨棗繁。
    風雨飄茅屋,蒿草沒瓜園。

    651 《莊嚴精舍游集》 唐·韋應物

    良游因時暇,乃在西南隅。
    綠煙凝層城,豐草滿通衢。
    精舍何崇曠,煩跼一弘舒。
    架虹施廣蔭,構云眺八區。

    652 《下外江舟懷終南舊居》 唐·岑參

    杉冷曉猿悲,楚客心欲絕。
    孤舟巴山雨,萬里陽臺月。
    水宿已淹時,蘆花白如雪。
    顏容老難赪,把鏡悲鬢發。

    653 《送從弟亞赴安西判官》 唐·杜甫

    南風作秋聲,殺氣薄炎熾。
    盛夏鷹隼擊,時危異人至。
    令弟草中來,蒼然請論事。
    詔書引上殿,奮舌動天意。

    654 《彭衙行(郃陽縣西北有彭衙城)》 唐·杜甫

    憶昔避賊初,北走經險艱。
    夜深彭衙道,月照白水山。
    盡室久徒步,逢人多厚顏。
    參差谷鳥吟,不見游子還。

    655 《遣遇》 唐·杜甫

    磬折辭主人,開帆駕洪濤。
    春水滿南國,朱崖云日高。
    舟子廢寢食,飄風爭所操。
    我行匪利涉,謝爾從者勞。

    656 《長安客舍,贈李行父明府》 唐·錢起

    藏器待時少,知人自古難。
    遂令丹穴鳳,晚食金瑯玕.
    誰謂兵戈際,鳴琴方一彈。
    理煩善用簡,濟猛能兼寬。

    657 《廬山歌送至弘法師兼呈薛江州》 唐·皇甫冉

    釋子去兮訪名山,禪舟容與兮住仍前。
    猿啾啾兮怨月,江渺渺兮多煙。
    東林西林兮入何處,上方下方兮通石路。

    658 《廬山歌送至弘法師兼呈薛江州》 唐·皇甫冉

    釋子去兮訪名山,禪舟容與兮住仍前。
    猿啾啾兮怨月,江渺渺兮多煙。
    東林西林兮入何處,上方下方兮通石路。

    659 《硤州旅舍奉懷蘇州韋郎中(公頻有尺書,頗積離鄉之思)》 唐·令狐峘

    儒服學從政,遂為塵事嬰。
    銜命東復西,孰堪異鄉情。
    懷祿且懷恩,策名敢逃名。
    羨彼農畝人,白首親友并。

    660 《及第后贈試官》 唐·高拯

    公子求賢未識真,欲將毛遂比常倫。
    當時不及三千客,今日何如十九人。

    * 關于何時遂的詩詞 描寫何時遂的詩詞 帶有何時遂的詩詞 包含何時遂的古詩詞(851首)
    chengrenyoux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