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d id="4wawa"><option id="4wawa"></option></td>
<bdo id="4wawa"></bdo>
  • <li id="4wawa"><option id="4wawa"></option></li>
  • 關于何時曉的詩詞(928首)

    321 《和葛閎寺丞接花歌》 宋·范仲淹

    江城有卒老且貧,憔悴抱關良苦辛。
    眾中忽聞語聲好,知是北來京洛人。
    我試問云何至是,欲語汍瀾墮雙淚。
    斯須收淚始能言,生自東都富貴地。

    322 《?陵歌》 宋·無名氏

    真人地,瑞應待圣時。
    鞏原西。
    滎河會,潤洛與瀍伊。
    眾水縈回。

    323 《題郭功甫詩卷》 宋·李廌

    山人跨魚天上來,識者珍重愚者猜。
    或呼文舉異童子,林宗獨謂王佐材。
    蚩蚩眾目如瞽蒙,白馬羽雪皆皚皚。
    古有仁賢不愚者,舉足疐路心徘徊。

    324 《次韻王照鄰去秋送行并呈滕彥真》 宋·趙蕃

    風人伐木歌,詠寫求友聲。
    亦有脊令賦,月邁而日征。
    平時朝夕居,一旦離合情。
    何以著此情,賦詩兼軸盈。

    325 《計友載酒滄江海棠下公許以上壽親庭不克與勝》 宋·程公許

    杜陵老翁身轉蓬,浣花溪頭詩更工。
    向來隱語最沉著,錦宮化里看曉紅。
    想當繞樹經營時,吟思拍拍春醅農。
    重跗疊萼今勝昔,五百年遠誰為容。

    326 《式賢和杜夔府百韻過余秋崖下大篇舂容筆力乃》 宋·方岳

    林壑黃昏外,衡門紫翠邊。
    火耕今已老,云臥幾何年。
    棋斂將殘局,篙回興盡船。
    畫麟真已矣,騎犢適悠然。

    327 《桃源行》 宋·姚勉

    武陵溪邊翁好漁,笭箵釣車日采魚。
    扁舟為家葦為屋,豈知世有神仙居。
    曉來不記舟行路,忽在桃花深絕處。
    紅云杳叆望欲迷,絳雪繽紛落無數。

    328 《達理歌》 宋·釋印肅

    普庵識心達理,不是胡言亂語。
    教化三千大千,個個透泥入水。
    應無所住生心,更不祭神拜鬼。
    時中凈念法身,何假燒錢化紙。

    329 《從軍行》 唐·李昂

    漢家未得燕支山,征戍年年沙朔間。
    塞下長驅汗血馬,云中恒閉玉門關。
    陰山瀚海千萬里,此日桑河凍流水。
    稽洛川邊胡騎來,漁陽戍里烽煙起。

    樂府邊塞

    330 《游桃源一百韻》 唐·劉禹錫

    沅江清悠悠,連山郁岑寂。
    回流抱絕巘,皎鏡含虛碧。
    昏旦遞明媚,煙嵐分委積。
    香蔓垂綠潭,暴龍照孤磧。

    331 《茶山貢焙歌》 唐·李郢

    使君愛客情無已,客在金臺價無比。
    春風三月貢茶時,盡逐紅旌到山里。
    焙中清曉朱門開,筐箱漸見新芽來。

    332 《茶山貢焙歌》 唐·李郢

    使君愛客情無已,客在金臺價無比。
    春風三月貢茶時,盡逐紅旌到山里。
    焙中清曉朱門開,筐箱漸見新芽來。

    333 《七夕歌》 宋·張耒

    人間一葉梧桐飄,蓐收行秋回斗杓。
    神宮召集役靈鵲,直渡天河云作橋。
    橋東美人天帝子,機杼年年勞玉指。
    織成云霧紫綃衣,辛苦無歡容不理。

    七夕節敘事愛情故事

    334 《淳熙內禪頌》 宋·王子俊

    太初冥冥,孰究孰營。
    羲儀圖之,靡麗於成。
    有圣惟勛,疏之瀹之。
    斧其不條,而荒度之。

    335 《送王推官赴官譙陽》 明·高啟

    久治亂所伏,國家失其防。
    初如決洪流,拱手遍四方。
    頻年勞訏謨,欲補千百瘡。
    子為京師客,忠憤何慨慷。

    336 《贈彭花翁牡丹障》 宋·姚勉

    洛之花圖歐公詩,驚怪天巧呈新枝。
    自言當時記者數十種,姚魏后有潛溪緋。
    蜀之花圖景仁句,香雪蕊金藏不露。
    徑圍三尺瑞云紅,尚有二花添未具。

    337 《遣病十首》 唐·元稹

    服藥備江瘴,四年方一癘。
    豈是藥無功,伊予久留滯。
    滯留人固薄,瘴久藥難制。
    去日良已甘,歸途奈無際。

    宋詞三百首婉約樂府詠物感慨時光

    338 《代書詩一百韻寄微之》 唐·白居易

    憶在貞元歲,初登典校司。
    身名同日授,心事一言知。
    肺腑都無隔,形骸兩不羈。
    疏狂屬年少,閑散為官卑。

    339 《安平公詩(故贈尚書韓氏)》 唐·李商隱

    丈人博陵王名家,憐我總角稱才華。
    華州留語曉至暮,高聲喝吏放兩衙。
    明朝騎馬出城外,送我習業南山阿。

    340 《諫迎佛骨表》 唐·韓愈

    臣某言:伏以佛者,夷狄之一法耳,自后漢時流入中國,上古未嘗有也。
    昔者黃帝在位百年,年百一十歲;少昊在位八十年,年百歲;顓頊在位七十九年,年九十八歲;帝嚳在位七十年,年百五歲;帝堯在位九十八年,年百一十八歲;帝舜及禹,年皆百歲。
    此時天下太平,百姓安樂壽考,然而中國未有佛也。
    其后殷湯亦年百歲,湯孫太戊在位七十五年,武丁在位五十九年,書史不言其年壽所極,推其年數,蓋亦俱不減百歲。

    勸諫

    * 關于何時曉的詩詞 描寫何時曉的詩詞 帶有何時曉的詩詞 包含何時曉的古詩詞(928首)
    chengrenyoux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