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d id="4wawa"><option id="4wawa"></option></td>
<bdo id="4wawa"></bdo>
  • <li id="4wawa"><option id="4wawa"></option></li>
  • 關于何時度的詩詞(1120首)

    541 《題浯溪讀碑圖》 明·董其昌

    漫郎左氏癖,魯國羲之鬼。
    千載遠擅場,同時恰對壘。
    有唐九廟隨秋煙,一片中興石不毀。
    幾回吹律寒谷春,幾度看碑陳跡新。

    542 《壽傅憲》 宋·李商叟

    籍甚何陽地,江山秀色連。
    家聲自巖野,帝夢協臺躔。
    彝鼎功鐫勒,衣冠喜接聯。
    相門當出相,賢父又生賢。

    543 《石堂歌》 宋·元在庵主

    吾斲石堂無變怪,土缶瓦鼓閑游戲。
    一钁相隨萬事空,十二時中空捉擊。
    牢捉擊,不在三閒前后際。
    拍將兩手笑呵呵,這個消息不容易。

    544 《玄潭古劍歌》 明·蘇伯衡

    扁舟昔向玄潭過,聞有古劍留巖阿。
    欲觀躊躇復不敢,只恐開匣踴躍翻滄波。
    此時解后都城里,玉質珠輝那得比。
    玄靈外護朱草莖,赤日天中涌湖水。

    545 《關山別意》 明·王誼

    蓮葉未青時,沙頭話別離。
    舟行期早發,日晏未曾移。
    遲回一何久,念我平生友。
    莫問去程遙,且盡杯中酒。

    546 《讀宋太史潛溪集》 明·夏煜

    混沌初刓太素斫,挺生神人斷鰲膊。
    剖戟割坤奠海岳,厥俗鴻荒人未覺。
    帝命圖書出河洛,奇耦生畫參伍錯。
    煥乎斯文此其璞,二三啟運乘飛躍。

    547 《竹枝歌》 宋·蘇軾

    蒼梧山高湘水深,中原北望度千岑。
    帝子南游飄不返,惟有蒼蒼楓桂林。
    楓葉蕭蕭桂葉碧,萬里遠來超莫及。
    乘龍上天去無蹤,草木無情空寄泣。

    548 《福昌書事言懷一百韻上運判唐通直》 宋·張耒

    戰國韓余壤,王畿漢舊京。
    南圍山峙秀,東泛洛浮清。
    女幾荒遺廟,宜陽認故城。
    千秋迷佩玦,百戰有榛荊。

    549 《過蘭亭有感》 元·王冕

    東晉風流安在哉?煙嵐漠漠山崔嵬。
    衰蘭無苗土花盛,長松落雪孤猿哀。
    滿地斜陽似無主,昏風不獨黃鸝語。
    當時諸子已寂寥,真本蘭亭在何許?欹檐老樹緣女蘿,崩崖斷壁青相磨。

    550 《北樓感事》 宋·王禹偁

    北樓出林杪,登覽開病姿。
    旁帶滁州城,雉堞何逶迤。
    下人刺史宅,卻臨統軍池。
    伊予翰林客,失職方在茲。

    551 《送湯相守紹興二十韻》 宋·周必大

    漢辟蕭居守,周興畢保厘。
    安危元注想,中外自隨時。
    憶昨生戎馬,誰知死佛貍。
    天其永我命,王乃大巡師。

    552 《悲秋辭》 宋·白玉蟾

    蟲聲樹聲各已變,吾知流年暗中換。
    晝烏夜兔忙如箭,各光漸入蘆花岸。
    蘆花白兮蓼花紅,鴻雁跧蹲滿荻叢。
    牡丹海棠如夢中,蓮藕香散池館空。

    553 《贈蓬壺丁高士琴》 宋·白玉蟾

    瓠巴騎鯨上天去,伯牙成連亦千古。
    淺世斷無鐘子期,弦中妙意為誰舉。
    春風春雨滿瀟湘,人在蓬窗閉竹房。
    竹里鵑啼喉舌冷,花間鶯宿夢魂香。

    554 《憶第》 宋·蔡襄

    清溪曲曲抱山斜,繞溪十里薔薇花。
    春風吹香襲人骨,乾紅淡白相交加。
    眼睛眩晃不能視,爛如赤日凌朝霞。
    時有扁舟向中下,共疑來處從仙家。

    555 《送外舅杜侍御使陜西自徐州移作》 宋·晁補之

    建隆以來論人物,得士與古相低昂。
    人才歷數仁祖世,后生嵬瑣無復望。
    老成寂莫典刑在,杜公玉立映班行。
    少時學問圣賢說,松柏歲寒觀老節。

    556 《奉和象之夜飲之什》 宋·韓維

    淫陰泄為雨,十日瀉不停。
    蓬蒿長四壁,濁潦流縱橫。
    嗷嗷鶴群游,閣閣蛙亂鳴。
    端居積幽抱,沈郁久未平。

    557 《次韻許節推喜雪》 宋·陳造

    雪后緘詩送春燠,何異祠壇起只肅。
    吟哦三嘆思答報,幾欲揮毫紙隨縮。
    多聞實藉益者三,敬客不啻需之六。
    別君方看月弦下,及六僅比羊胛熟。

    558 《野軒歌》 宋·張繼先

    四海鯨魚不足釣,縱使上鉤吾不要。
    三島神仙不足夸,長生不死數如麻。
    驚人名譽不足恃,萬古英雄一場戲。
    些些富貴不足欣,何如野軒臥閑云。

    559 《予與王瞻叔韓通一林梅卿余知默徐彥才六人皆》 宋·吳芾

    同庚非不多,達者能有幾。
    七十二年間,六人而已矣。
    其四跡已陳,止予二人爾。
    今朝聞訃音,其一又不起。

    560 《石經堂》 宋·李石

    我來一登石經堂,從以諸生行兩廡。
    諸生讀經半白頭,問以始終箝不語。
    我聞此經昔中都郎中所隸乃其祖。
    邇來離亂已亡失,

    * 關于何時度的詩詞 描寫何時度的詩詞 帶有何時度的詩詞 包含何時度的古詩詞(1120首)
    chengrenyoux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