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d id="4wawa"><option id="4wawa"></option></td>
<bdo id="4wawa"></bdo>
  • <li id="4wawa"><option id="4wawa"></option></li>
  • 關于何嘗的詩詞(1822首)

    681 《念奴嬌》 宋·高惟月

    三山高惟月以慶元戊午校秋試于零陵竣事,嘗游淡巖,觀山谷留題。
    后廿九年,朅來分符,暮秋復游。
    睹景物之依然,嘆歲月之逾邁。
    歸興翩翩,賦念奴嬌一闋。

    重陽節寫景抒情

    682 《括水調歌》 宋·林正大

    太行有盤谷,隱者所翱翔,丈夫行世,磊磊落落信行藏。
    遇則聲名利澤,不遇采山釣水,何似兩俱忘。
    誰解盤中趣,與酒為歌章。
    問何如,盤之樂,樂無央。

    683 《括賀新涼》 宋·林正大

    環滁皆山也。
    望西南、蔚然深秀,者瑯邪也。
    泉水潺潺峰路轉,上有醉翁亭也。
    亭、太守自名之也。

    684 《括水調歌》 宋·林正大

    廬山幾千仞,屹立并長江。
    楊瀾左里,洪濤巨浪日春撞。
    風止雪消冰凈,相與泊舟登岸,攀磴望空谾。
    巖壑響松檜,巨石激流淙。

    祈禱憂國憂民

    685 《括酹江月》 宋·林正大

    雪堂閑步,過臨皋、霜凈晚林木落。
    月白風清如此夜,與客行歌相答。
    綱舉松鱸,手攜斗酒,赤壁重尋約。
    悲歌長嘯,劃然聲動寥廓。

    686 《括賀新涼》 宋·林正大

    生長湖山曲。
    羨吳兒、呼吸湖光,飽餐山淥。
    世外不須論隱逸,誰似先生冰玉。
    自骨冷、神清無俗。

    宋詞三百首豪放愛國壯志

    687 《括摸魚兒》 宋·林正大

    泛松江、水遙山碧,清寒微動秋浦。
    霜云霽色橫無際,別鵠驚鴻無數。
    朝又暮。
    聽牧笛長吹,隱隱漁榔度。

    688 《眼兒媚(題蘇小樓)》 宋·卓田

    丈夫只手把吳鉤。
    能斷萬人頭。
    如何鐵石,打作心肺,卻為花柔。
    嘗觀項籍并劉季,一怒世人愁。
    只因撞著,虞姬戚氏,豪杰都休。

    689 《滿江紅(壽大山兄)》 宋·蕭泰來

    七十人稀,嘗記得、少陵舊語。
    誰知道、五園庵主,壽今如許。
    書底青瞳如月樣,鏡中黑鬢無雙處。
    與人間、世味不相投,神仙侶。

    690 《漁家傲(戎酒)》 宋·楊澤民

    未把金杯心已惻。
    少年病酒還成積。
    一昨宦游來水國。
    心知得。
    陶陶大醉何人識。
    日近偶然頻燕客。
    尊前巾帽時欹仄。
    致得沈疴盟枕席。
    吾方適。
    從今更不嘗涓滴。

    691 《賀新郎(及第作)》 宋·姚勉

    嘗不喜舊詞所謂‘宴罷瓊林,醉游花市,此時方顯男兒志。
    ’以為男兒之志,豈止在醉游花市而已哉,此說殊未然也,必志於致君澤民而後可,嘗欲作數語易之而未暇。
    癸丑叨忝誤恩,方圓前話,以為他日魁天下者之勸,非敢自炫也。
    夫以天子之所親擢,蒼生之所屬望,當如之何而後可以無負之哉。

    692 《臨江仙(詠熟水)》 宋·易少夫人

    何處甘泉來席上,嫩黃初湯銀瓶。
    月團嘗罷有余清。
    惠山名品在,歌舞暫留停。
    欲賞壑源新氣味,不應兼進犭希苓。
    此中端有淡交情。
    相如方病酒,一飲骨毛輕。

    693 《石蒼舒醉墨堂》 宋·蘇軾

    人生識字憂患始,姓名粗記可以休。
    何用草書夸神速,開卷惝恍令人愁。
    我嘗好之每自笑,君有此病何年瘳。
    自言其中有至樂,適意無異逍遙游。

    書法

    694 《圓圓曲》 清·吳偉業

    鼎湖當日棄人間,破敵收京下玉關。
    慟哭六軍俱縞素,沖冠一怒為紅顏。
    紅顏流落非吾戀,逆賊天亡自荒宴。
    電掃黃巾定黑山,哭罷君親再相見。

    長篇敘事

    695 《黑漆弩·游金山寺》 元·王惲

    鄰曲子嚴伯昌,嘗以《黑漆弩》侑酒。
    省郎仲先謂余曰:“詞雖佳,曲名似未雅。
    若就以‘江南煙雨’目之何如?”予曰:“昔東坡作《念奴》曲,后人愛之,易其名為《酹江月》,其誰曰不然?”仲先因請余效顰。
    遂追賦《游金山寺》一闋,倚其聲而歌之。

    游記景點

    696 《二翁登泰山》 未知·佚名

    昔有二翁,同邑(里)而居。
    甲翁之妻子去鄉,唯叟一人而已。
    一日,叟攜酒至乙翁第,二人對酌,不亦樂乎!乙翁曰:“向吾遠游冀﹑雍,然(但)未嘗登泰山,君有意同行乎?”甲翁曰:“是山余亦未登,然老矣,恐力不勝。
    ”乙翁曰:“差矣,汝之言!曩者愚公年且九十而移山,今吾輩方逾六旬,何老之有!”甲翁曰:“甚善!”翌日,二翁偕往,越錢塘,絕長江,而至泰陰。

    小學文言文故事哲理初中文言文勵志故事

    697 《陳涉世家》 兩漢·司馬遷

    陳勝者,陽城人也,字涉。
    吳廣者,陽夏人也,字叔。
    陳涉少時,嘗與人傭耕,輟耕之壟上,悵恨久之,曰:“茍富貴,無相忘。
    ”傭者笑而應曰:“若為傭耕,何富貴也?”陳涉太息曰:“嗟乎!燕雀安知鴻鵠之志哉!”二世元年七月,發閭左適戍漁陽九百人,屯大澤鄉。

    初中文言文詠史傳記敘事

    698 《唐雎不辱使命》 先秦·劉向 撰

    秦王使人謂安陵君曰:“寡人欲以五百里之地易安陵,安陵君其許寡人!”安陵君曰:“大王加惠,以大易小,甚善;雖然,受地于先王,愿終守之,弗敢易!”秦王不說。
    安陵君因使唐雎使于秦。
    (說 通:悅)
    秦王謂唐雎曰:“寡人以五百里之地易安陵,安陵君不聽寡人,何也?且秦滅韓亡魏,而君以五十里之地存者,以君為長者,故不錯意也。
    今吾以十倍之地,請廣于君,而君逆寡人者,輕寡人與?”唐雎對曰:“否,非若是也。

    初中文言文古文觀止贊美寫人謀略

    699 《燭之武退秦師》 先秦·左丘明

    晉侯、秦伯圍鄭,以其無禮于晉,且貳于楚也。
    晉軍函陵,秦軍氾南。
    佚之狐言于鄭伯曰:“國危矣,若使燭之武見秦君,師必退。
    ”公從之。

    高中文言文古文觀止贊美寫人謀略

    700 《荊軻刺秦王》 兩漢·劉向 編

    秦將王翦破趙,虜趙王,盡收其地,進兵北略地,至燕南界。
    太子丹恐懼,乃請荊卿曰:“秦兵旦暮渡易水,則雖欲長侍足下,豈可得哉?”荊卿曰:“微太子言,臣愿得謁之。
    今行而無信,則秦未可親也。
    夫今樊將軍,秦王購之金千斤,邑萬家。

    高中文言文歷史故事

    * 關于何嘗的詩詞 描寫何嘗的詩詞 帶有何嘗的詩詞 包含何嘗的古詩詞(1822首)
    chengrenyoux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