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于何刻的詩詞(747首)
301
《長安秋草篇(小引)》 明·王留
吳市畸人,燕都逐客,南冠寄食,西第傭書。
已傷颯颯三秋,更苦奄奄一病。
繁華耀日,難依桃李之榮;亂葉吟風,空逐梗萍之困。
睹茲衰草,倍觸羈懷。
302
《滕用亨諸篆體歌》 明·王行
維周大篆成史籀,宣圣傳經制蝌蚪。
總因倉頡見鳥跡,象形置書變來久。
李斯小篆類玉箸,鐘鼎魚蟲分眾手。
碧霄鸞鳳漫回翔,滄海蛟螭互蟠紐。
303
《送別陰陽教授》 明·吳會
天官藝學久龐紛,太史名家屬有聞。
寶歷敬時頒歲正,銅儀窺夜識星文。
烏飛圭表移光影,龍咽籌壺定刻分。
歸后更詳東井分,五珠何日聚賢群?
304
《石經山》 明·姚道衍
峨峨石經山,蓮峰吐金碧。
秀氣鐘太題,勝概擬西域。
竺墳五千卷,華言百師譯。
琬公懼變滅,鐵筆蒼蒼石。
307
《寄宋仲珩(三首)》 明·鄭瑽
叢桂在庭前,與子昔同植。
風霜昨夜緊,晨起視顏色。
庭樹已凋落,桂枝一何直。
亮節自中懷,貞性非外飾。
對之思所親,俯案不能食。
一日十二時,萬慮在一刻。
寄詩非盡言,聊用明相憶。
308
《和望曉》 唐·白居易
休吟稽山晚,聽詠秦城旦。
鳴雞初有聲,宿鳥猶未散。
丁丁漏向盡,冬冬鼓過半。
南山青沉沉,東方白漫漫。
312
《泗州僧伽塔》 宋·蘇軾
我昔南行舟擊汴,逆風三日沙吹面。
舟人共勸禱靈塔,香火未收旗腳轉。
回頭頃刻失長橋,卻到龜山未朝飯。
至人無心何厚薄,我自懷私欣所便。
315
《石鼓》 宋·蘇軾
冬十二月歲辛丑,我初従政見魯叟。
舊聞石鼓今見之,文字郁律蛟蛇走。
細觀初以指畫肚,欲讀嗟如箝在口。
韓公好古生已遲,我今況又百年后。
316
《南堂五首》 宋·蘇軾
江上西山半隱堤,此邦臺館一時西。
南堂獨有西南向,臥看千帆落淺溪。
暮年眼力嗟猶在,多病顛毛卻未華。
故作明窗書小字,更開幽室養丹砂。
320
《馬融石室》 宋·蘇軾
未應將軍聘,初従季直游。
絳紗生不識,蒼石尚能留。
豈害依梁冀,何須困李侯。
吾詩慎勿刻,猿鶴為君羞。
* 關于何刻的詩詞 描寫何刻的詩詞 帶有何刻的詩詞 包含何刻的古詩詞(747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