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于何其處的詩詞(1093首)
921
《揚州悼隋離宮二首》 明·梁有譽
李花歌罷益凄其,正是迷樓縱樂時。
夜月遼魂哀鐵騎,春風淮柳拂鸞旗。
斗邊蛇起妖誰識,帳里雕來事可悲。
千載故基何處覓,杜鵑啼上野棠枝。
¤
922
《義士歌》 明·劉炳
番陽胡公,字振祖。
當元之季,以義起兵,克復郡治,紀功,授饒州府判。
后從官軍轉戰至浮梁,與敵相拒,糧盡矢絕,義不辱,憤
罵,以身死之。
924
《贈丹厓隱者》 明·童冀
吾聞零陵東有丹厓山,青天削出青孱頑。
丹梯百丈不可得,仙人煉藥巢其間。
丹成仙去已千載,至今草木余清寒。
我來吊古訪陳跡,石磴側足難躋攀。
925
《述懷(時年八十二)》 明·易恒
雁信無馮蝶夢訛,寥寥空望遠人過。
家如明月圓時少,腸似游絲斷處多。
垂白不禁青鏡在,落紅其奈綠陰何。
百年歲月今如許,誰遣流光逐逝波。
927
《春日醉起言志》 唐·李白
處世若大夢,胡為勞其生。
所以終日醉,頹然臥前楹。
覺來盼庭前,一鳥花間鳴。
借問此何時,春風語流鶯。
感之欲嘆息,對酒還自傾。
浩歌待明月,曲盡已忘情。
929
《塵外亭》 宋·蘇軾
楚山澹無塵,贛水清可厲。
散策塵外游,麾手謝此世。
山高惜人力,十步輒一憩。
卻立浮云端,俯視萬井麗。
930
《寄鄧道士(并引)》 宋·蘇軾
羅浮山有野人,相傳葛稚川之隸也。
鄧道士守安,山中有道者也,嘗于庵前見其足跡長二尺許。
紹圣二年正月十日,予偶讀韋蘇州《寄全椒山中道士》詩云:今朝郡齋冷,忽念山中客。
澗底束荊薪,歸來煮白石。
931
《金山寺》 宋·王安石
招提憑高岡,四面斷行旅。
勝地猶在險,浮梁裊相拄。
大江當我前,颭滟翠綃舞。
通流與廚會,甘美勝牛乳。
935
《感遇》 宋·陸游
人之所甚患,饑渴與寒暑。
粗免則已矣,過計安用許?自奉非其分,三彭將嫉汝。
寓形天壤間,大抵皆逆旅,但能飽菜根,何地不可處?堂堂七尺軀,切勿效兒女。
936
《南門散策》 宋·陸游
槐楸陰最茂,秋晚惟空枝。
今日晴無風,散步適其宜。
右扶青溪杖,左挾斜川詩。
石琢四腰鼓,可以休我疲。
清言出正始,不雜世論卑。
野僧何處來?成此一段奇。
938
《秋晴欲出城以事不果》 宋·陸游
古人已去不可回,今人日夜歸泉臺。
浮生細看只此是,到死自苦何為哉?矜名飾詐竟一世,忍寒觸熱忘其骸。
不令金樽映翠杓,坐待白骨生蒼苔。
清秋九月瘴如洗,白鹽千仞高崔嵬。
939
《逆旅行》 宋·陸游
古者謂死為歸人,此身未死均是客。
家為逆旅身在途,久寓遽歸初不擇。
逆旅相看隨薄厚,非意相干寧足責?世間何處無溪山,得酒盡醉當墮幘。
傍觀嘲誚亦其宜,東海定非蠡可測。
* 關于何其處的詩詞 描寫何其處的詩詞 帶有何其處的詩詞 包含何其處的古詩詞(1093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