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d id="4wawa"><option id="4wawa"></option></td>
<bdo id="4wawa"></bdo>
  • <li id="4wawa"><option id="4wawa"></option></li>
  • 關于何佛的詩詞(1262首)

    441 《頌古十一首》 宋·釋有權

    秀才覓火和煙得,長沙賣石著云饒。
    欲知千佛居何土,贏得詩禪價轉高。

    442 《頌古十一首》 宋·釋有權

    我手何似佛手,二八恰恰十九。
    年尾算開年頭,家內一錢無有。

    443 《題秦君亭》 宋·釋圓悟

    昔只為吟隱,偶然依佛居。
    路逢陰壑盡,云抱曉巖虛。
    亭在因人重,山深與世疏。
    倘懷名利念,到此欲何如。

    444 《偈頌二十九首》 宋·釋云

    支提佛法無多子,何必胡僧勸舉揚。
    好對春風二三月,鷓鴣啼處百花香。

    445 《頌古二十七首》 宋·釋云賁

    剎剎塵塵不見難,頭陀何苦被他瞞。
    當初若論收奸細,莫把瞿曇做佛看。

    446 《悟空塔》 宋·釋贊寧

    浮圖蕭瑟入虛空,一聚全身罔像中。
    傳馬祖心開佛印,識龍潛主示神通。
    毫光委墜江樓月,道氣馨香海岸風。
    此地化緣才始盡,更於何處動魔宮。

    447 《頌古二首》 宋·釋擇崇

    金佛不度爐,窮源有處無。
    木佛不度火,渾崙齩不破。
    泥佛不度水,何處不是你。
    真佛屋里坐,趙州言是禍。
    水牯會耕田,黃牛能拽磨。

    448 《頌一百則》 宋·釋重顯

    日面佛,月面佛,五帝三皇是何物。
    二十年來曾苦辛,為君幾下蒼龍窟。
    屈堪述明眼,衲僧莫輕忽。

    449 《偈頌七十六首》 宋·釋子益

    與麼寒,何處避。
    冰棱上,深雪里。
    有來由,沒巴鼻。
    丹霞燒木佛,院主眉須墮。

    450 《贊大慧和尚》 宋·釋宗元

    世尊去世,二千余年,到此尊慈,恰五十代。
    渠以壁上安燈盞,雨前置酒臺。
    悶來打三碗,何處得愁來。
    頌清凈行者不入涅盤,破戒比丘不墮地獄,佛法興衰可見也。

    451 《偈頌一百二十三首》 宋·釋祖欽

    進則撞頭磕額,退則墮坑落壍。
    動則犯手傷鋒,佛法何曾夢見。
    咄,莫道仰山今日為人方便。

    452 《偈三首》 宋·釋祖珠

    不是心,不是佛,不是物。
    瀝盡野狐涎,趯翻山鬼窟。

    453 《誡酒肉慈慧法門》 宋·釋遵式

    南無佛法僧,大慈三寶海。
    我念欲依教,普勸諸眾生。
    莫殺莫食肉,同蘊仁慈行。
    無病保長齡,未來成佛道。

    454 《放生慈濟法門》 宋·釋遵式

    我比丘某甲,今為傍生類。
    發佛大慈悲,懺彼六情根。
    無始業障海,眼根著諸色。
    耳界聞亂聲,鼻染一切香。

    455 《瀟湘八景·山市晴嵐》 宋·宋寧宗

    藪澤趁虛人,崇朝宿雨晴。
    蒼崖林影動,老木日華明。
    野店收煙濕,溪橋流水聲。
    青簾何處是,彷佛聽雞鳴。

    456 《次韻張正民游智者寺》 宋·蘇簡

    養拙何所詣,白晝門常關。
    剝吸有好懷,繞郭橫秋山。
    佛廬占山麓,清凈非人間。
    曳杖得晤語,幽尋為怡顏。

    457 《送僧歸天甯萬年禪院》 宋·孫旦

    詔到禪關日,愿言高古今。
    幾生傳佛法,方得契君心。
    結坐觀宗社,恩容返道林。
    立身名了也,何處更追尋。

    458 《華亭十詠·柘湖》 宋·唐詢

    世歷亡秦遠,湖連大海瀕。
    柘山標觀望,玉女見威視。
    渺渺旁無地,滔滔孰問津。
    何年化魚癟,仿佛歷陽人。

    459 《訪僧歸云庵》 宋·陶崇

    閒過選佛場,歸云翠如潑。
    入門偶有言,啟頰師便喝。
    掩耳煨芋爐,但把火深撥。
    呼童酌玉虹,注之旃檀缽。

    460 《寄贈夢英大師》 宋·陶谷

    是個碑文念得全,聰明靈性自天然。
    離吳別楚三千里,入洛游梁二十年。
    負藝已聞喧世界,高眠長見臥云煙。
    相逢與我情何厚,問佛方知宿有緣。

    * 關于何佛的詩詞 描寫何佛的詩詞 帶有何佛的詩詞 包含何佛的古詩詞(1262首)
    chengrenyoux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