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d id="4wawa"><option id="4wawa"></option></td>
<bdo id="4wawa"></bdo>
  • <li id="4wawa"><option id="4wawa"></option></li>
  • 關于體露的詩詞(281首)

    21 《秋日斅庾信體》 唐·李世民

    嶺銜宵月桂,珠穿曉露叢。
    蟬啼覺樹冷,螢火不溫風。
    花生圓菊蕊,荷盡戲魚通。
    晨浦鳴飛雁,夕渚集棲鴻。
    颯颯高天吹,氛澄下熾空。

    憂國憂民婦女生活

    22 《玉臺體十二首》 唐·權德輿

    鸞啼蘭已紅,見出鳳城東。
    粉汗宜斜日,衣香逐上風。
    情來不自覺,暗駐五花驄。
    嬋娟二八正嬌羞,日暮相逢南陌頭。

    23 《郊陶潛體詩十六首》 唐·白居易

    不動者厚地,不息者高天。
    無窮者日月,長在者山川。
    松柏與龜鶴,其壽皆千年。
    嗟嗟群物中,而人獨不然。

    24 《霽后作(齊梁體)》 唐·曹鄴

    新霽辨草木,晚塘明衣衿。
    乳燕不歸宿,雙雙飛向林。
    微照露花影,輕云浮麥陰。
    無人可招隱,盡日登山吟。

    25 《雜體聯錦》 唐·韋莊

    攜手重攜手,夾江金線柳。
    江上柳能長,行人戀尊酒。
    尊酒意何深,為郎歌玉簪。
    玉簪聲斷續,鈿軸鳴雙轂。

    26 《雜體聯錦》 唐·韋莊

    攜手重攜手,夾江金線柳。
    江上柳能長,行人戀尊酒。
    尊酒意何深,為郎歌玉簪。
    玉簪聲斷續,鈿軸鳴雙轂。

    唐詩三百首贊頌婦女

    27 《擬齊梁體寄馮使君三首》 唐·貫休

    庭鳥多好音,相呼灌木中。
    竹房更何有,還如鳥巢空。
    賴逢富人侯,真東晉謝公。
    煌煌發令姿,珂珮鳴丁冬。

    28 《阮郎歸(效福唐獨木橋體作茶詞)》 宋·黃庭堅

    烹茶留客駐金鞍。
    月斜窗外山。
    別郎容易見郎難。
    有人思遠山。
    歸去后,憶前歡。
    畫屏金博山。
    一杯春露莫留殘。
    與郎扶玉山。

    婉約惜別

    29 《江行俳體十二首》 明·鐘惺

    小聚星晨屢斷連,山椒一縷露人煙。
    土音偏不移雞犬,市暨通行雜鈔錢。
    澤國火耕兼水耨,霜林棗地接楓天。
    時艱夜禁明書楔,撥刺更更響釣船。
    ¤

    30 《江行俳體十二首》 明·鐘惺

    潮褪金焦岸稍巉,斷虹嵌壁劍雙椷。
    嵐堆積翠深藏壑,雨隔殘紅半露巖。
    近海蜃睛朝列市,乘風魚背晝張帆。
    新荷香遍吳江水,思制瀟湘隱士衫。
    ¤

    31 《雨后城上種蜀葵效轆轤體聯句》 宋·刁繹

    不憚移根遠,姑憐向日姿。
    春風從自得,夜雨況相姿。
    敏速飛霜钁,婆娑擁碧枝。
    幽葩茲有待,雜卉漫多奇。

    32 《學古體》 宋·侯丹

    桐風吹月烏啼井,碧波濕露沈云影。
    素絲牽玉轉泉華,美人睡覺燕支冷。
    銀鉤掛簾北窗曉,翠鬟臨鏡雙鸞小。
    黃衫少年望不來,寂寂庭階滿春草。

    33 《諸公飲海棠下因賦韋陶體二首》 宋·員興宗

    雨露下澤澤,眾卉含新滋。
    彼美海外棠,嫣然自繁枝。
    枝繁不忍折,與春作容姿。
    春容無定好,紛落青門道。
    故山菖蒲花,九節石上老。

    34 《返趙懷唐一學何體》 明·陳束

    蕭疏秋欲晚,辛苦客情違。
    龍分雙劍遠,雁阻一行歸。
    月色明疑見,風期邈難依。
    霜交白野合,露罷青林稀。
    羈候朝朝別,寒云處處飛。
    茲時軫遠念,憶爾倦游非。

    35 《滕用亨諸篆體歌》 明·王行

    維周大篆成史籀,宣圣傳經制蝌蚪。
    總因倉頡見鳥跡,象形置書變來久。
    李斯小篆類玉箸,鐘鼎魚蟲分眾手。
    碧霄鸞鳳漫回翔,滄海蛟螭互蟠紐。

    36 《露筋娘子詩(并序)》 明·王彝

    淮城小如蓋,僻在湖草邊。
    蕭條城下路,昔有兩嬋娟。
    秋姿艷明月,相攜良可憐。
    小姑泣向嫂,薄暮慘墟煙。

    37 《露坐》 宋·陸游

    此手乃可憐,經月不把酒;著書又苦晚,何以圖不朽?空庭坐三更,磊落垂北斗。
    向來歷關河,萬里空回首。
    豈知三十年,竟作越中叟!後生雖滿眼,非復舊交友。
    形體迫衰謝,妻子亦何有?悵望懷古人,吞聲死農畝。

    38 《丁未正月春色已粲然露坐高風堂北觀種花》 宋·陸游

    苦寒不解歲崢嶸,病守兀坐憂疲氓。
    天風誰遣撼斗柄,便覺春色來江城。
    北山賽廟見殘雪,東津送客聞新鶯。
    衣裘漸減體殊健,簾幕乍卷眼為明。

    39 《寄酬曾學士學宛陵先生體比得書云所寓廣教僧》 宋·陸游

    庭中下乾鵲,門外傳遠書,小印紅屈蟠,兩端黃蠟涂。
    開緘展矮紙,滑細疑卵膚。
    首言勞良苦,後問逮妻孥,中間勉以仕,語意極勤渠。
    字如老瘠竹,墨淡行疏疏。

    40 《將至淮安馬上早行學謝靈運體六韻》 宋·歐陽修

    晴霞煦東浦,驚鳥動煙林。
    曙河兼斗役,沓嶂隱云深。
    寒雞隔樹起,曲塢留風吟。
    征夫倦行役,秋興感登臨。
    衡皋積涂迥,江蘺香露沉。
    行矣歲華晚,歸歟勞嘆音。

    * 關于體露的詩詞 描寫體露的詩詞 帶有體露的詩詞 包含體露的古詩詞(281首)
    chengrenyoux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