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于體性的詩詞(230首)
201
《病目》 宋·郭印
開眼萬象生,闔眼萬象滅。
生滅本無體,人心妄分別。
我初病眸子,散漫空花發。
視物都矇矇,浮云翳秋月。
202
《寄祖祕丞》 宋·李覯
我本山田人,好尚與眾異,平生重交游,所得國無幾。
昨者應茂才,西行覷朝美。
時當慶歷初,選舉寶多士。
204
《秋日禪房》 宋·釋文珦
絕巘秋光里,禪房夜氣清。
天風吹鶴夢,山月照猿聲。
性懶諸緣絕,身閒四體輕。
生來自蕭散,不是強遺名。
205
《仙佛辭》 宋·釋文珦
仙以靜為道,佛以空為宗。
群動本皆靜,萬有體恒空。
服食迷靜趣,仙道不可從。
宴息昧空性,佛理無由通。
206
《曉坐》 宋·釋文珦
夢破不成寐,茅齋坐清曉。
他山已擊鐘,獨樹初啼鳥。
四體既調柔,眾境亦深窈。
素書未終軸,朝光射林杪。
任性無外求,一靜萬緣了。
何事塵中人,百年徒擾擾。
207
《臥云歌》 宋·釋文珦
潛山道人性疎懶,地覆天翻渾不管。
草座麻衣居絕巘,一間茅屋云常滿。
頗愛云縱亦蕭散,於焉誓與云為伴。
終日臥云忘早晚,夢回日照云床暖。
彼此無心體舒緩,所以相從加繾綣。
他年我死云獨存,云應惋惜吾生短。
211
《偈頌三十首》 宋·釋印肅
眾生本是佛,悟了一體同。
若人不達本,逐末走西東。
君子當務本,本立佛性同。
通一萬事畢,終不被塵籠。
212
《偈頌三十首》 宋·釋印肅
佛是西天之梵語,此土將覺義以同名。
心邊不覺屬眾生,心轉覺時一切佛。
佛開口處為言教,化導迷心轉覺心。
眾生開口成寐語,沙魘群迷叫不醒。
215
《信士畫真請贊》 宋·釋印肅
非迷非悟,誰強名模。
無相三昧,不受涂糊。
越色超聲無個事,連聲不斷念蘇盧。
眉芒動處千光含,自肯除非大丈夫。
217
《洪鐘歌》 宋·釋印肅
昭文昭文施一鐘,懸空隨叩警盲聾。
圓音不斷周沙界,純體金剛空不空。
雖含響,擊即通,十方諸佛應聲中。
218
《題寶塔》 宋·釋印肅
塔本無縫,真如不動。
說此經處,涌出虛空。
釋迦多寶,聽說如夢。
東西無二,見見不同。
* 關于體性的詩詞 描寫體性的詩詞 帶有體性的詩詞 包含體性的古詩詞(230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