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于體心的詩詞(933首)
401
《陶通明》 宋·鄧林
眉疏目朗姿圓通,詩書萬卷羅心胸。
華陽三茅仙洞中,鳳笙隱隱和松風。
薪林圖識呈梁公,朱砂曾青霜雪容。
服之身體飄輕鴻,積金澗泉東復東。
山中宰相那無功,昭陽竟作單于宮。
402
《六詠詩》 明·憨山大師
心金翅鳥命終,骨肉盡消散。
唯有心不化,圓明光燦爛。
龍王取為珠,照破諸黑暗。
轉輪得如意,能救一切難。
403
《別旴江易耕道》 宋·徐元杰
點勘窗前晝景舒,豁人雙眼綠陰敷。
明方寸地通三級,會一理中該萬殊。
靜體陽工生意思,密融心匠活工夫。
丁寧后會秋風鶚,萬里青冥是坦涂。
409
《以水石菖蒲贈谷堂孫漕》 唐·徐珩
菖蒲體柔弱,孤生幽澗傍。
潤深水不滋,短葉疏而黃。
物亦有不幸,仁者為悲傷。
愿因水石間,移值近窗光。
探丸起九死,焦卷復翠長。
草木固無知,此心未能忘。
410
《老樵》 宋·呂南公
何山老翁鬢垂雪?擔負樵蘇清曉發。
城門在望來路長,樵重身羸如疲鱉。
皮枯亦復汗淋瀝,步強遙聞氣嗚咽。
同行壯俊常后追,體倦心煩未容歇。
411
《贈篆書吳全仲古風》 宋·歐陽光祖
黃帝史倉初作書,依類象形書亦疏。
獸蹄鳥跡頗奇怪,乾端坤倪微發舒。
周籀大篆十五篇,體制漸與蒼史殊。
秦兼七國有天下,混一土字同書車。
413
《漁家傲·曾講彌陀經十遍》 宋·可旻
曾講彌陀經十遍。
孤山疏鈔頻舒卷。
事理圓融文義顯。
多方便。
到頭只勸生蓮苑。
本性彌陀隨體現。
唯心凈土何曾遠。
十萬程途從事見。
休分辨。
臨終但自親行轉。
414
《木闌花慢》 元·邢叔亨
蒲縣泰山古廟,崇強似梵王宮。
去踏翠沾靴,采薇滿擔,一袖香風。
朝中大官佐政,輕衣蓋體坐肥驄。
讒*面諛時尚,好人遁跡無蹤。
* 關于體心的詩詞 描寫體心的詩詞 帶有體心的詩詞 包含體心的古詩詞(933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