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d id="4wawa"><option id="4wawa"></option></td>
<bdo id="4wawa"></bdo>
  • <li id="4wawa"><option id="4wawa"></option></li>
  • 關于住跡的詩詞(221首)

    81 《太清舞》 宋·史浩

    天門闕鎖煙蘿。
    瓊室瑤臺瑞氣多。
    欲識仙凡光景異,歡謠須聽太平歌。
    花心念:伏以獸爐縹緲噴祥煙,玳席熒煌開邃幄。

    勉勵

    82 《滿江紅(席上答葉憲)》 宋·洪適

    百計留春,春不住、愁懷填溢。
    爭如對、寶梳壓鬢,翠環鋪碧。
    紫綬金章都是夢,云廬花塢如何覓。
    勸金杯、淺笑傍賓筵,須均一。

    83 《滿江紅》 宋·張孝祥

    秋滿蘅皋,煙蕪外、吳山歷歷。
    風乍起、蘭舟不住,浪花搖碧。
    離岸櫓聲驚漸遠,盈襟淚顆凄猶滴。
    問此情、能有幾人知,新相識。

    84 《滿江紅·暮春》 宋·辛棄疾

    家住江南,又過了、清明寒食。
    花徑里、一番風雨,一番狼籍。
    紅粉暗隨流水去,園林漸覺清陰密。
    算年年、落盡刺桐花,寒無力。

    江南暮春懷人

    85 《酹江月(丙午螺川)》 宋·趙師俠

    飄流蹤跡,趁春來、還趁春光歸去。
    九十韶華能幾許,著意留他不住。
    趲柳催花,摧紅長翠,多少風和雨。
    蜂閑蝶怨,盡憑枝上鶯語。

    節日春節

    86 《滿江紅(二月廿四夜海棠花下作)》 宋·劉克莊

    老子年來,頗自許、心腸鐵石。
    尚一點、消磨未盡,愛花成癖。
    懊惱每嫌寒勒住,丁寧莫被晴烘坼。
    柰暄風烈日太無情,如何得。

    87 《好事近》 宋·吳文英

    飛露灑銀床,葉葉怨梧啼碧。
    蘄竹粉連香汗,是秋來陳跡。
    藕絲空纜宿湖船,夢闊水云窄。
    還緊鴛鴦不住,老紅香月白。

    寫景抒情

    88 《滿江紅(花朝雨作)》 宋·黃公紹

    客子光陰,又還是、杏花阡陌。
    欹枕聽、一窗夜雨,怎生禁得。
    銀蠟痕消珠鳳小,翠衾香冷文鴛拆。
    嘆人生、時序百年心,萍蹤跡。

    89 《應天長(次清真韻)》 宋·蔣捷

    柳湖載酒,梅墅賒棋,東風袖里寒色。
    轉眼翠籠池閣,含櫻薦鶯食。
    匆匆過、春是客。
    弄細雨、晝陰生寂。

    90 《滿江紅(立夏前一日借坡公韻)》 宋·洪邁

    雨澀風慳,雙溪閟、幾曾洋溢。
    長長是、非霞散綺,岫云凝碧。
    修禊歡游今不講,流觴故事何從覓。
    待它時、水到卻尋盟,籌輸一。

    91 《滿江紅(立夏前一日借坡公韻)》 宋·洪邁

    雨澀風慳,雙溪閟、幾曾洋溢。
    長長是、非霞散綺,岫云凝碧。
    修禊歡游今不講,流觴故事何從覓。
    待它時、水到卻尋盟,籌輸一。

    92 《滿江紅(丹青閣)》 宋·游次公

    一舸歸來,何太晚、鬢絲如織。
    謾歡息、凄涼往事,盡成陳跡。
    山迫暮煙浮紫翠,溪搖寒浪翻金碧。
    看長虹、渴飲下青冥,危欄濕。

    93 《西江月(書懷)》 宋·龔大明

    我本無為野客,飄飄浪跡人間。
    一時被命住名山。
    未免隨機應變。
    識破塵勞擾擾,何如樂取清閑。
    流霞細酌詠詩篇。
    且與白云為伴。

    94 《滿江紅》 宋·鄭元秀

    老子生朝,蕭然坐離騷窟宅。
    更莫詫、才雄屈宋,詩高劉白。
    不向鳳凰池上住,不逃鸚鵡洲邊跡。
    謾一官、如水過稱呼,諸侯客。

    95 《漫興》 清·朱之瑜

    遠逐徐生跡,移舟住別峰。
    遺書搜孔壁,仙路隔秦封。
    流水去無盡,故人何日逢?
    鄉書經歲達,離恨轉重重。

    婉約行舟寫景

    96 《鴛湖曲》 清·吳偉業

    鴛鴦湖畔草粘天,二月春深好放船。
    柳葉亂飄千尺雨,桃花斜帶一溪煙。
    煙雨迷離不知處,舊堤卻認門前樹。
    樹上流鶯三兩聲,十年此地扁舟住。

    湖水

    97 《摸魚兒·問蓮根有絲多少》 金朝·元好問

    泰和中,大名民家小兒女,有以私情不如意赴水者,官為蹤跡之,無見也。
    其后踏藕者得二尸水中,衣服仍可驗,其事乃白。
    是歲此陂荷花開,無不并蒂者。
    沁水梁國用,時為錄事判官,為李用章內翰言如此。

    愛情故事荷花

    98 《賡僧韻》 明·朱元璋

    天臺五百尊,方寸皆明月。
    月影彌千江,何曾有暫歇。
    為斯妙用通,今古長不滅。
    昔當懸掛時,誠非凡可越。

    辭賦精選紀游諷刺

    99 《清平樂·春歸何處》 宋·黃庭堅

    春歸何處?寂寞無行路。
    若有人知春去處,喚取歸來同住。

    春無蹤跡誰知?
    除非問取黃鸝。
    百囀無人能解,因風飛過薔薇。

    宋詞三百首婉約

    100 《二鬼》 明·劉基

    憶昔盤古初開天地時,以土為肉石為骨,水為血脈天為皮
    ,昆侖為頭顱,江海為胃腸,蒿岳為背膂,其外四岳為四
    肢。
    四肢百體咸定位,乃以日月為兩眼,循環照燭三百六十骨

    * 關于住跡的詩詞 描寫住跡的詩詞 帶有住跡的詩詞 包含住跡的古詩詞(221首)
    chengrenyoux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