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于低色的詩詞(790首)
381
《九嘆》 兩漢·劉向
逢紛
伊伯庸之末胄兮,諒皇直之屈原。
云余肇祖于高陽兮,惟楚懷之嬋連。
原生受命于貞節兮,鴻永路有嘉名。
楚辭
382
《長亭送別》 元·王實甫
(夫人、長老上云)今日送張生赴京,十里長亭,安排下筵席;我和長老先行,不見張生、小姐來到。
(旦、末 、紅同上)(旦云)今日送張生上朝取應,早是離人傷感,況值那暮秋天氣,好煩惱人也呵!“悲歡聚散一杯酒,南北東西萬里程。
”[正宮][端正好]碧云天,黃花地,西風緊,北雁南飛。
曉來誰染霜林醉?總是離人淚。
婦女禮教愛情
383
《西都賦》 兩漢·班固
漢之西都,在于雍州,實曰長安。
左據函谷、二崤之阻,表以太華、終南之山。
右界褒斜、隴首之險,帶以洪河、涇、渭之川。
眾流之隈,汧涌其西。
敘事議論
384
《玉樓春》 宋·梅堯臣
天然不比花含粉。
約月眉黃春色嫩。
小橋低映欲迷人,閑倚東風無奈困。
煙姿最與章臺近。
冉冉千絲誰結恨。
狂鶯來往戀芳陰,不道風流真能盡。
月夜寫人飲酒
386
《紙帳》 宋·葉紹翁
五色流蘇不用垂,楮衾木枕更相宜。
高眠但許留禪客,低唱應難著侍兒。
白似雪窗微霽后,暖於酒力半醺時。
蒲團靜學觀身法,歲晚工夫要自知。
寒食節習俗
389
《九歌 東君》 先秦·屈原
暾將出兮東方,照吾檻兮扶桑;
撫余馬兮安驅,夜皎皎兮既明;
駕龍辀[1]兮乘雷,載云旗兮委[2]蛇[3];
長太息兮將上,心低徊兮顧懷;
390
《虞美人·虞美人》 宋·王安石
虞美人,態濃意遠淑且真。
同輦隨君侍君側,六宮粉黛無顏色。
楚歌四面起,形勢反蒼黃。
夜聞馬嘶曉無跡,蛾眉蕭颯如秋霜。
391
《梅花》 宋·林逋
小園煙景正凄迷,陣陣寒香壓麝臍。
湖水倒窺疏影動,屋檐斜入一枝低。
畫工空向閒時看,詩客休徵故事題。
慚愧黃鸝與蝴蝶,只知春色在桃溪。
392
《念奴嬌 桃葉渡》 清·鄭燮
橋低紅板,正秦淮水長,綠楊飄撇。
管領春風陪舞燕,帶露含凄惜別。
煙軟梨花,雨嬌寒食,芳草催時節。
畫船簫鼓,歌聲繚繞空闊。
396
《雜詠 燭》 南北朝·謝朓
杏梁賓未散。
桂宮明欲沉。
曖色輕幃里。
低光照寶琴。
徘徊云髻影。
的爍綺疏金。
恨君秋月夜。
遺我洞房陰。
397
《二鬼》 明·劉基
憶昔盤古初開天地時,以土為肉石為骨,水為血脈天為皮
,昆侖為頭顱,江海為胃腸,蒿岳為背膂,其外四岳為四
肢。
四肢百體咸定位,乃以日月為兩眼,循環照燭三百六十骨
398
《過文登營》 明·戚繼光
冉冉雙幡度海涯,曉煙低護野人家。
誰將春色來殘堞,獨有天風送短茄。
水落尚存秦代石,潮來不見漢時槎。
遙知百國微茫外,未敢忘危負歲華。
?
400
《悼室人詩》 南北朝·江淹
神女色姱麗。
乃出巫山湄。
逶迤羅袂下。
鄣日望所思。
佳人獨不然。
戶牖絕錦綦。
感此增嬋娟。
屑屑涕自滋。
清光澹且減。
低意守空帷。
* 關于低色的詩詞 描寫低色的詩詞 帶有低色的詩詞 包含低色的古詩詞(790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