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d id="4wawa"><option id="4wawa"></option></td>
<bdo id="4wawa"></bdo>
  • <li id="4wawa"><option id="4wawa"></option></li>
  • 關于低地的詩詞(767首)

    701 《滿庭芳 鳴鶴馀音卷之三》 元·馬鈺

    年小靈童,出家學道,師言側耳須聽。
    清晨早起,掃地莫揚塵。
    梳洗身邊潔凈,然后刷釜拈盆。
    廚房內,油鹽米面,休得費半毫分。

    702 《游開化寺》 宋·釋智圓

    地絕纖塵萬籟清,當門幽致畫難成。
    黛妝峰岫高低影,練卷波濤旦暮聲。
    侵竹古廊秋蘚合,倚云禪閣夜燈明。
    上方別有幽棲處,樹石參差稱野情。

    703 《游大明寺》 宋·宋庠

    總轡出西坰,寥寥旭宇明。
    叢岡森地秀,飛塔恍神行。
    惠味沾仙露,疲心識化城。
    遠香來不斷,空梵過猶清。

    704 《送范少約二首》 宋·項安世

    高低互騰凌,先后更唱和。
    密密驕有馀,斜斜困無奈。
    翔空久未集,到地期不墮。
    云惜暗遮圍,風欺惡掀簸。

    705 《上安撫高大卿五十韻》 宋·項安世

    酆宮夜夢朱輪蹄,曉占熊虎嬉磻溪。
    魚竿沒浪豹韜出,金印斗大封全齊。
    百年梁柱出公族,外間國子中高徯。
    敬仲子孫盡鸞鵠,太岳廩廩卑凡黎。

    706 《剡溪月下泛舟》 宋·王铚

    歲殘清夜一溪澄,更愛千峰霽月升。
    天地高低銀色界,山川表裹玉壺冰。
    裘單擁火宜無倦,石響舟行恐不勝。
    休數興來并興盡,茲游今古亦何曾。

    707 《止齋曲廊初成》 宋·陳傅良

    但酒勝如水,但花勝如草。
    小廊曲通幽,竹椽亦良好。
    止齋十數間,足以便衰老。
    檐低遠風露,地窄易汛掃。

    708 《游白石巖》 宋·陳傅良

    地向東南傾,石際滄海立。
    蛟鼉限波濤,雞犬得城邑。
    居然通國望,跋莫他山及。
    道人獨有之,置屋三四級。

    709 《止齋即事二首》 宋·陳傅良

    教子時開卷,逢人強整襟。
    再貧看晚節,多病得初心。
    地僻茭蓮好,山低竹樹深。
    寄聲同燕社,明月以秋砧。

    710 《颺稻行》 宋·章甫

    屋頭場地如鏡光,未是攻相呼來破場。
    今年慚愧好天色,颺稻得風尤省力。
    分時往往只論{上竹下差},主客四六無偏頗。
    高低十分早晚禾,就中誰家收最多。

    711 《贈道士張易》 宋·張镃

    道人生長清淮西,地荒戰血孤鬼啼。
    飽知濁世一朝菌,擺落羈馽全天倪。
    穿霞踏月半區宇,山水名勝隨攀躋。
    我來欣逢大條左,握手便許論刀圭。

    712 《江湖偉觀》 宋·葉茵

    此地舊寒碧,留題護竹君。
    窗虛不礙月,壁老易生云。
    一水東西隔,兩山南北分。
    未堪低著眼,世事正紛紛。

    713 《雅去鵲來篇》 宋·劉宰

    昨日雅鳴繞庭樹,道上行人色驚懼。
    試呼行者問如何,身為戶長催殘稅。
    稅殘自昔稱難理,三年尤非四年比。
    加之逐保有逃戶,每一申明官長怒。

    714 《登樓》 宋·趙汝鐩

    地卑梅雨濕,氣壓篆煙低。
    熟是披襟處,高樓百尺梯。

    715 《喜雨呈趙使君》 宋·劉黻

    閏余五月即六月,一雨不來天欲裂。
    邦侯赤心走群望,喚醒癡龍睡時節。
    雷車鳳馭相后先,甘霔連天聲未歇。
    茅檐靜聽老農語,今歲夐與他年別。

    716 《迎謁劉朔齋□提舉行部》 宋·許月卿

    百城奔走候車塵,庚節光華婺水濱。
    人望朔齋春有腳,家傳元佑水無心。
    天低日近霜華曉,地僻臘殘梅蕊春。
    愿得劉家再忠肅,前為伊鼎后商霖。

    717 《咸陽宮行(并序)》 明·張羽

    百二山河象祖力,六雄仰關不敢敵。
    金人十二高崢嶸,天下甲兵從此息。
    天子曉御咸陽宮,樓閣高低復道通。
    十石之鐘萬石虡,遙聞天樂在虛空。

    718 《夜過仲家淺閘》 明·李東陽

    日維乙未月丙戌,青天無云月東出。
    舟人喧豗夜濤發,翻沙轉石紛出沒。
    是時水淺舟在地,閘門崔嵬晝方閉。
    閘官醉睡夫走藏,倉卒招呼百無計。

    719 《題丁御史同年墨竹走筆長句》 明·李東陽

    浙江之東縣新昌,乃在千巖萬壑之中央。
    側身重足恐無路,五步一澗十步岡。
    君家茅堂此卜筑,白石叢抱青璟勣。
    西接林薄南通塘,低者出地高出墻。

    720 《徐用和侍御所藏云山圖歌》 明·李東陽

    何人醉寫云山圖,浮云澒洞山模糊。
    空明射地日漏影,稍覺樹林開扶疏。
    平原蒼莽不知處,忽有細路通榛蕪。
    茅堂枕山半閣水,卷幔正對前峰孤。

    * 關于低地的詩詞 描寫低地的詩詞 帶有低地的詩詞 包含低地的古詩詞(767首)
    chengrenyoux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