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d id="4wawa"><option id="4wawa"></option></td>
<bdo id="4wawa"></bdo>
  • <li id="4wawa"><option id="4wawa"></option></li>
  • 關于但丁的詩詞(223首)

    141 《次韻高子勉十首》 宋·黃庭堅

    峴南羈旅井,灞上獵歸亭。
    日繞分魚市,風回落雁汀。
    筆由詩客把,笛為故人聽。
    但恐蘇耽鶴,歸時或姓丁。

    142 《寄余干徐隱甫》 宋·黃庭堅

    江行長邅回,風水憂索米。
    相逢解人頤,高士徐孺子。
    鸕鶿葭葦間,煮茗當酌醴。
    夜船餉蒸鵝,白發厭甘旨。

    143 《戲書秦少游壁》 宋·黃庭堅

    丁令威,化作遼東白鶴歸,朱顏未改故人非。
    微服過宋風退飛,宋父擁篲待來歸,誰饋百牢鸜鵒妃。
    秦氏烏生八九子,鴉烏之兄畢逋尾。
    憶炊門牡烹伏雌,未肯增巢令汝棲。
    莫愁野雉疏家雞,但愿主人印累累。

    144 《次韻斌老冬至書懷示子舟篇末見及之作因以贈》 宋·黃庭堅

    二宗性清真,俱抱歲寒節。
    常思風云會,為國奮忠烈。
    道方滄波穨,位有豺虎竊。
    夫婦相魚肉,關中一丈雪。

    145 《戲題巫山縣用杜子美韻》 宋·黃庭堅

    巴俗深留客,吳儂但憶歸。
    直知難共語,不是故相違。
    東縣聞銅臭,江陵換祫衣。
    丁寧巫峽雨,慎莫暗朝暉。

    146 《戲答俞清老道人寒夜三首》 宋·黃庭堅

    聞道一稊米,出身縛簪纓。
    懷我伐木友,寒衾夢丁丁。
    富貴但如此,百年半曲肱。
    早晚相隨去,松根有茯苓。

    147 《重讀徂徠集》 宋·歐陽修

    我欲哭石子,夜開徂徠編。
    開編未及讀,涕泗已漣漣。
    勉盡三四章,收淚輒忻懽。
    切切善惡戒,丁寧仁義言。

    148 《於劉功曹家見楊直講女奴彈琵琶戲作呈圣俞》 宋·歐陽修

    大弦聲遲小弦促,十歲嬌兒彈啄木。
    啄木不啄新生枝,惟啄槎牙枯樹腹。
    花繁蔽日鎖空園,樹老參天杳深谷。
    不見啄木鳥,但聞啄木聲。

    149 《依韻和永叔戲作》 宋·梅堯臣

    琵琶轉撥聲繁促,學作饑禽啄寒木。
    木蠹生蟲細穴深,長啄歊鏗未充腹。
    攏弦疊響入眾耳,發自深林答空谷。
    上弦急逼下弦清,正如螗螂捕蟬聲。

    150 《中秋玩月張校理宅得南字》 明·高啟

    八月望夜天如藍,海色卷霧山收嵐。
    玉盤元沉龍窟底,忽起萬丈誰能探。
    初來空中光尚濕,霜娥寒鬢風旂嵒。
    人言一年此最好,金精水氣秋相涵。

    151 《喜仲晦除江西憲二首》 宋·劉克莊

    厭聞桑孔工掊克,少見龔黃出拊循。
    官吏但知行白簡,壯丁多去入紅巾。
    昔陽和少千村瘴,今福星來一路春。
    聞說崆峒方麥熟,幕中有作凱歌人。

    152 《余大父著作嘗以所得沈元用給事歙硯遺水南林》 宋·劉克莊

    隆乾手澤稀疏甚,數帖恓其在水南。
    但看吾翁貽歙石,固應之子餉端巖。
    丁寧后裔藏為好,羞愧先民寶不貪。
    自笑老猶耽筆硯,少年莫也肯同參。

    153 《寒林石屏》 宋·王令

    虢山之遠數千里,虢石之重難將持。
    舟車虢來每苦重,釜盎尚棄不肯攜。
    茍非世尚且奇怪,孰肯甚遠載以來。
    何況虢人自珍秘,得一不換千瓊瑰。

    154 《啜建溪新茗李文授有二絕句次韻》 宋·曾幾

    北焙今年但取陳,草芽過了二分春。
    為君湔洗丁坑后,寶胯云團一樣新。

    155 《牽牛織女》 宋·文同

    桂陽有仙人,姓成名武丁。
    朝為墮人世,人惟識其形。
    一日語其弟,吾將返青冥。
    乃曰此七夕,上天呼群靈。

    156 《快活歌二首》 宋·白玉蟾

    快活快活真快活,被我一時都掉脫。
    撒手浩歌歸去來,生姜胡椒果是辣。
    如今快活大快活,有時放顛或放劣。
    自家身里有夫妻,說向時人須笑殺。

    157 《快活歌二首》 宋·白玉蟾

    誠哉一得即永得。
    大都要藉周天火,十月圣胎方始圓。
    雖結丹頭終耗失,

    158 《聞鶴嘆》 宋·白玉蟾

    霜翎雪羽臙脂頂,玄裳翠距白玉頸。
    何年乘風下太清,芝田煙暝瑤池冷。
    天臺山上玉京天,何似青天玉帝前。
    曉云黯淡但欲唳,夜月凄涼那得眠。

    159 《王維吳道子畫》 宋·蘇轍

    吾觀天地間,萬事同一理。
    扁也工斫輪,乃知讀文字。
    我非畫中師,偶亦識畫旨。
    勇怯不必同,要以各善耳。

    160 《和子瞻鳳翔八觀八首其三王維吳道子畫》 宋·蘇轍

    吾觀天地間,萬事同一理。
    扁也工斫輪,乃知讀文字。
    我非畫中師,偶亦識畫旨。
    勇怯不必同,要以各善耳。

    * 關于但丁的詩詞 描寫但丁的詩詞 帶有但丁的詩詞 包含但丁的古詩詞(223首)
    chengrenyoux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