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d id="4wawa"><option id="4wawa"></option></td>
<bdo id="4wawa"></bdo>
  • <li id="4wawa"><option id="4wawa"></option></li>
  • 關于伶俜的詩詞(78首)

    61 《新愁》 宋·王柏

    愁逐西風動,伶俜祗自憐。
    家貧緣累重,學陋欠師傅。
    白發還生矣,青氈尚杳然。
    高山流水調,何日奏朱弦。

    62 《感舊三首》 宋·王柏

    交契綢繆事未磨,月窗再得共婆娑。
    君今有子全無恨,顧我伶俜奈老何。

    63 《四月五日醉書慈云閣》 宋·陳著

    峰開荷葉東南傾,梵宮截斷西來青。
    參差樓閣半空起,撞鐘椎魚撼林坰。
    奔走簦笠數百里,隨事來乞山中靈。
    大眾坐飽云捧足,百需順應水建瓴。

    64 《上二溪山》 宋·張嵲

    積雨連日夜,敢謂今旦晴。
    綠彩泛林端,愛此朝景明。
    晨炊肅徒馭,結束方上征。
    千巖屹穹隆,萬壑臨崢嶸。

    65 《雪中徐檢法約登城樓中果》 宋·趙汝鐩

    今年一雪恰一月,天工弄巧寒饕餮。
    朔風吹碎洞庭浪,細結瑤花遍銀闕。
    倚杖測試三尺強,平陸皓皓失凹凸。
    梅梢模糊裹寒香,鳥影伶俜棲凍葉。

    66 《病鷺》 宋·劉黻

    得汝相依若友朋,無端鳴啄頓伶俜
    莫親野水應生夢,幾立斜陽不整翎。
    肩聳可齊工部瘦,神清猶逐楚臣醒。
    人言氣習多濡染,卻笑吾今鬢亦星。

    67 《韓介玉畫為童中州掌教題(介玉乃張仲舉門人》 明·張羽

    我識河東老詞客,鶴骨伶俜長八尺。
    白頭徒步拾公卿,人生變化誰能測。
    將軍跋扈天為傾,公持寸管力與爭。
    當時直氣動朝野,至今文采傳諸生。

    68 《涼棚》 宋·艾性夫

    數柱伶俜不架椽,密鋪松發厚如氈。
    御風難覓深蓬島,障日聊成矮木天。
    肥瓠引藤高浥露,閒花借蔭省澆泉。
    熱時搆汝涼時撤,不是疏恩勢使然。

    69 《和柯東海游安溪清水巖韻》 宋·陳宓

    飛溜無時斷,行云一日停。
    半年嗟苦雨,三度扣禪扃。
    巖岫方從認,松徨恰得醒。
    草花多掩斂,岸竹半伶俜

    70 《純父家池雙頭蓮》 宋·陳普

    天地化育工,兩致一為要。
    對待管流行,并起非橫矯。
    亭亭南北樞,赫赫東西曜。
    仁義與誠明,彼此相契約。

    71 《次韻賓旸齋中獨坐五首》 宋·方回

    詩來似訴屈原醒,阿堵于公頗不庭。
    白水真人從斷絕,丹元童子尚神靈。
    秋眠簟未捐桃竹,晚食齏應韭萍。
    肯美張蒼肥若瓠,從來吟影只伶俜

    72 《次韻程以忠同飲》 宋·方回

    飲濕自嫌無圣酒,摘鮮猶幸有真茶。
    艱危昔偶分侯竹,老病今還齕庶瓜。
    已約社鷗盟水石,尚驚征馬困風沙。
    醉人不管傍人笑,瘦影伶俜亂鬢髿。

    73 《因與伯氏同一僧話武夷事作詩追寄之》 宋·王洋

    直峰峭壁天半青,高檐張燈疑掛星。
    山川勢力有如此,擇地信可棲仙靈。
    我前解官古樵戍,志愿本欲探珠庭。
    時當恢臺積氛霧,一日三雨時三停。

    74 《寄何宣仲》 宋·王洋

    同年進士同壇僧,暫聯戢戢如浮萍。
    一從仕版祗事役,往往牢落如膽星。
    假能作意篤恩好,言語不過時芳馨。
    死一貴賤兩乖角,黃鐘可扣非柔莛。

    75 《焚黃誥》 宋·王洋

    伶俜族緒不堪論,兄弟相持老僅存。
    方信有生同造化,君恩猶得賁丘園。

    76 《七月八日小雨》 宋·王洋

    萬匯就槁死,一涼送生意。
    問誰犯炎威,用事得屏翳。
    始自長夏來,龍骨嘔四裔。
    平原暴槁乾,生火自焚燧。

    77 《癸卯與宋堯夫集于豫章之貢院既別堯夫就親南》 宋·曾豐

    伶俜賀監坐詩狂,曼倩猶摩粟一囊。
    鐘鼎狂心老來冷,江山歸路夢中長。

    78 《江路見梅懷泉臺留主管王提干》 宋·曾豐

    強號梅為自在春,淡妝貴不失天真。
    園林爛熳空多事,籬落伶俜倒出塵。
    無竹無松自風韻,得江得月更精神。
    清高惟雪可相配,次有冰臺兩玉人。

    * 關于伶俜的詩詞 描寫伶俜的詩詞 帶有伶俜的詩詞 包含伶俜的古詩詞(78首)
    chengrenyoux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