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于伯鸞的詩詞(179首)
61
《壽于宗伯穀峰先生》 明·馮琦
南省卿云近紫微,明光曉奏勸宵衣。
自從劍佩歸滄海,不見鸞輿出禁闈。
一曲春湖明主賜,十年芳草故人違。
莫教綺季山中老,且為皇儲定是非。
63
《寓贈海虞錢受之宗伯》 明·于嘉
鸞翮歸棲海嶠云,吉占無事叩靈氛。
昔年對我談三史,今日容人詠五君。
那得告緡牽蠹冊,詎宜上變及空文。
時清不問東山臥,政屬關河羽檄紛。
64
《寄慎伯筠》 宋·王安石
世網掛士如蛛絲,大不及取小綴之。
宜乎倜儻不低斂,醉腳踏倒青天低。
前日才能始誰播,一口驚張萬夸和。
雷公訴帝喘欲吹,咸恐聲名塞天破。
66
《送李伯珍主管西歸》 宋·楊萬里
淡墨題名冠子衿,一星州縣嘆游沉。
向來寄我南樓賦,不減古人東武吟。
幾閣文書聊韞玉,蘭臺筆札即紬金。
李家兄弟鵷鸞侶,一日雙飛入上林。
67
《觀伯時畫馬》 宋·黃庭堅
儀鸞供帳饕虱行,翰林濕薪爆竹聲,風簾官燭淚縱橫。
木穿石盤未渠透,坐窗不遨令人瘦,貧馬百藖逢一豆。
眼明見此玉花驄,徑思著鞭隨詩翁,城西野桃尋小紅。
68
《贈慎東美伯筠》 宋·王令
世網掛士如蛛絲,大不及取小綴之。
宜乎倜儻不低斂,醉腳倒踏青云歸。
前日才能始誰播,一口驚張萬夸和。
雷公訴帝喘似吹,盛恐聲名塞天破。
69
《送楊伯子知南昌縣》 宋·周必大
往年餞尊公,出宰新吳縣。
仁愛馴桑雉,圣明遇禾絹。
君今治南昌,家學世其官。
密令行教化,明庭集孔鸞。
煌煌牛斗間,寶氣先后應。
卓魯聚一門,誰續職方乘。
73
《伯父生朝》 宋·項安世
前效谷雨放茶旗,昨日重三轉酒池。
彩杖插花明兔碗,紅牙調曲勸鸞卮。
煌煌朱臉烘華發,奕奕清睛耿秀眉。
南極壽星祗此是,不須高向畫圖窺。
74
《向伯恭薌林詩》 宋·王铚
楚人喻薌草,可佩復可食。
靈均楚同姓,放逐去其國。
皎皎忠良心,惕惕懼讒賊。
扁舟下滄浪,魂迷招不得。
75
《喜范光伯相過》 宋·裘萬頃
章江東下幾灣洄,誰伴臞仙夜探梅。
離別不禁詩社冷,遭逢莫放酒船回。
冰霜滿眼歲將換,花柳轉頭春又來。
安得飛騰九霄外,鞭鸞笞鳳日相陪。
76
《題李伯時畫五馬圖》 宋·戴表元
嗚呼良馬不世出,今人擔尋李侯筆。
五龍忽墮白云鄉,海角孤臣看自失。
太平天子開明堂,前驅麒麟后鸞凰。
當地此馬來萬里,想見顧盼生風霜。
77
《韓奕》 先秦·佚名
奕奕梁山,維禹甸之,有倬其道。
韓侯受命,王親命之:纘戎祖考,無廢朕命。
夙夜匪解,虔共爾位,朕命不易。
榦不庭方,以佐戎辟。
詩經贊頌寫人
78
《傷曹娘二首》 唐·宋之問
鳳飛樓伎絕,鸞死鏡臺空。
獨憐脂粉氣,猶著舞衣中。
河伯憐嬌態,馮夷要姝妓。
寄言游戲人,莫弄黃河水。
* 關于伯鸞的詩詞 描寫伯鸞的詩詞 帶有伯鸞的詩詞 包含伯鸞的古詩詞(179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