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于伯牙琴的詩詞(50首)
21
《還王編修詩卷》 宋·陳造
奕奕長篇間短吟,子綦天籟伯牙琴。
幾人不溺西昆體,老我親聆正始音。
得寶渾驚探驪頷,換金當復售雞林。
還詩正恐非子助,晝易忘饑夜易深。
22
《挽熊去非》 宋·陳普
疇昔鰲峰乍盍簪,為予一動伯牙琴。
文明濟濟英雄集,祭禮洋洋上圣臨。
古道違時成握手,狂言駭俗賴知心。
群居離索非今日,宿草萋萋得訃音。
23
《送趙國宜之官武林》 宋·陳文蔚
自從棲隱入山深,間闊真同金玉音。
已謂清光依日月,不知幽趣尚園林。
暫違陶徑菊松面,喜動蘇堤梅柳心。
聞道專留薦賢牘,知音當在伯牙琴。
24
《寄謝李雪林》 宋·顧逢
日本僧高誼,勞君序拙吟。
名雖傳海外,價不及雞林。
白發消豪氣,青燈見苦心。
豈無鐘子耳,但欠伯牙琴。
25
《琴書齋》 宋·顧逢
不道鄴侯家,有人如伯牙。
七弦真得趣,萬卷足生涯。
石鼎時添火,銅瓶日換花。
高山流水罷,筆下走龍蛇。
26
《琴泉》 宋·釋文珦
子期不可作,伯牙終絕弦。
冷冷太古音,在此幽澗泉。
泉流如碧玉,老僧聽不足。
后夜月明時,還向泉邊宿。
27
《悶書二首》 宋·楊公遠
轉眼才余五日春,東奔西走廢光陰。
一泓硯里謀生意,幾句詩中寫客心。
貫斗沖牛雷煥劍,高山流水伯牙琴。
莫將未遇添惆悵,自有名公為賞音。
29
《聲無哀樂論》 兩漢·嵇康
有秦客問于東野主人曰:「聞之前論曰:『治世之音安以樂,亡國之音哀以思。
』夫治亂在政,而音聲應之;故哀思之情,表于金石;安樂之象,形于管弦也。
又仲尼聞韶,識虞舜之德;季札聽弦,知眾國之風。
斯已然之事,先賢所不疑也。
感嘆生命
32
《題汪水云詩卷》 宋·張嵩老
君不見伯牙流水心,不是子期誰知音。
又不見穎師浮云操,不是昌黎誰品藻。
伯牙千古穎無人,此心此操誰重陳。
折揚黃華笑啞啞,寥寥太古風無淳。
33
《水仙操》 唐·李咸用
大波相拍流水鳴,蓬山鳥獸多奇形。
琴心不喜亦不驚,安弦緩爪何泠泠。
水仙縹緲來相迎,伯牙從此留嘉名。
36
《覽友生古風》 唐·李咸用
伯牙鳴玉琴,幽音隨指發。
不是鐘期聽,俗耳安能別。
高山閑巍峨,流水聲嗚咽。
一卷冰雪言,清泠冷心骨。
37
《風雨吟》 唐·吳融
風騷騷,雨涔涔,長洲苑外荒居深。
門外流水流澶漫,河邊古木鳴蕭森。
夐無禽影,寂無人音。
38
《雜興》 宋·張镃
伯牙善鼓琴,知音一子期。
已得慰生平,絕弦勿復悲。
深沉揚執戟,玄文準伏羲。
各年未原賞,豈欲求當時。
39
《題壁》 宋·錢氏
落日西風照楚關,斷魂殘魄吊衰顏。
自從鴻鵠分飛后,無復鴛鴦并枕間。
腕玉瘦寬金縷袖,鬢蟬慵掠翠云鬟。
秋天冬暮風雪寒,對鏡懶把金蟬簇。
* 關于伯牙琴的詩詞 描寫伯牙琴的詩詞 帶有伯牙琴的詩詞 包含伯牙琴的古詩詞(50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