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于偽真的詩詞(161首)
61
《七星巖》 宋·葉南仲
斗峰遙認舊嵩臺,為勸耕農特地來。
短李高名光翠壁,偽劉真跡沒蒼苔。
洞天日永風埃靜,巖竇云收霽色開。
好景最宜供宴賞,操觚欲賦愧非才。
64
《題異獸圖》 明·歸有光
昔年曾讀《山海經》,所稱怪獸多異名。
仲尼刪書述禹貢,九州無過萬里程。
摶木青羌何以至,伯益所疏疑非真。
西旅底貢召公懼,作書訓戒尤諄諄。
65
《垤鸛》 明·夢觀法師
垤鸛何翩翩,頗與鶴同類。
秦人羅致之,憐愛無不至。
固無警露姿,實有乘軒貴。
羽毛已鮮澤,習性亦驕恣。
70
《辨道歌》 宋·蘇軾
北方正氣名祛邪,東郊西應歸中華。
離南為室坎為家,先凝白雪生黃芽。
黃河流駕紫河車,水精池產紅蓮花。
赤龍騰霄驚盤蛇,奼女含笑嬰兒呀。
71
《贈陳守道》 宋·蘇軾
一氣混淪生復生,有形有心即有情。
共見利欲飲食事,各有爪牙頭角爭。
爭時怒發霹靂火,險處直在嵌巖坑。
人偽相加有余怨,天真喪盡無純誠。
72
《贈朱遜之》 宋·蘇軾
黃花候秋節,遠自夏小正。
坤裳有正色,鞠衣亦令名。
一從人偽勝,遂與天力爭。
易姓寓非族,改顏隨所令。
74
《贈朱遜之(并引)》 宋·蘇軾
元祐六年九月,與朱遜之會議于潁。
或言洛人善接花,歲出新枝,而菊品尤多。
遜之曰:“菊當以黃為正,余可鄙也。
”昔叔向聞鬷蔑一言,知其為人,予于遜之亦云。
77
《次韻留題僧假山》 宋·王安石
態足萬峰奇,功才一簣微。
愚公誰助徙,靈鷲卻愁飛。
竇雪藏銀鎰,檐曦散玉輝。
未應頹蟻壤,方此鎮禪扉。
物理有真偽,僧言無是非。
但知名盡假,不必故山歸。
80
《冬懷二首》 宋·張耒
山陽賢者有徐子,親沒十年哀不已。
精誠感天天為悲,甘露常沾墳樹枝。
徐子行年過五十,衣不披體常苦饑。
天公盍使少富足,甘露萬斛真何為。
虛恩浮惠天猶爾,安得世人無巧偽。
* 關于偽真的詩詞 描寫偽真的詩詞 帶有偽真的詩詞 包含偽真的古詩詞(161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