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d id="4wawa"><option id="4wawa"></option></td>
<bdo id="4wawa"></bdo>
  • <li id="4wawa"><option id="4wawa"></option></li>
  • 關于傷神的詩詞(761首)

    561 《國賓黃先生之官義烏主簿賦詩奉贈》 明·王祎

    黃君古君子,制行粹且夷。
    恂恂美儀矩,藹藹贍文辭。
    峨冠映長鬛,大布以為衣。
    去歲應辟舉,來自盱江湄。

    562 《病足甚劇寄沈千秋二首》 明·文震亨

    每到秋闌腳疾增,若除坐臥百難能。
    因思粉署蕭蕭客,也做繩床兀兀僧。
    擯影三年傷未死,神游千古慰無朋。
    誰嫌濟勝全非分,畫舫西湖好共登。
    ¤

    563 《廢墓嘆》 明·吳鼎芳

    廢墓叢荊榛,下有妖狐穴。
    哀魂泣杜鵑,化作楓林血。
    頹波聲斷夕陽空,傷心莫向英雄說。
    恩亦不堪酬,仇亦不堪雪。
    神仙寂滅天地古,世故茫茫幾銷歇。
    吳王臺上望胥江,依然冷浸清秋月。

    564 《松江道中紀事》 明·楊循吉

    余生信多厄,浩嘆命可嫌。
    二年不出門,日白夜有蟾。
    云何此舉棹,風雨隨相淹。
    嗟人孰無友,錢子吾所欣。

    565 《景泰洼》 明·虞淳熙

    合沓眾山轉,鴻溝界危岡。
    貞松心不移,偃蓋覆神堂。
    欲蛻龍為魚,千古以慨慷。
    土木骨縱橫,魂來關塞長。

    566 《哭許阿大靈長》 明·虞淳熙

    病眼昏如霧,變雨灑絜霖。
    聞子畀過門,椎枕一聲哭。
    龍井張春筵,送客仰華屋。
    長揖辭此世,云返下宮宿。

    567 《再過劉會卿喪所卜胡姬為尸仍設雙俑為侍命伶》 明·張獻翼

    昨日經過舊堂宿,今日經過舊堂哭。
    交情今日盡凋殘,草堂自此成幽獨。
    追憶平生顏,宛然在心目。
    炙雞絮酒去復來,素車白馬情未足。

    568 《登陸文安公象山祠堂故址》 明·張宇初

    羲堯體乾運,王道持倫綱。
    舜禹襲神器,精一斯傳彰。
    周亡《雅》、《頌》息,仲尼語張皇。
    伊說佐受命,況軻司振揚。

    569 《寄題玉山詩一百韻》 明·張仲舉

    治理逢熙運,欽明仰圣皇。
    至仁侔覆載,上德配軒唐。
    大業勤弘濟,元臣協贊襄。
    賢科收俊造,庭實粲珪璋。

    570 《即事》 明·鄭善夫

    赤縣山河在,黃龍沙塞長。
    只憂胡部落,不著舜衣裳。
    驃騎年年沒,單于世世強。
    仆姑寒射月,觱篥夜含霜。
    寶轂猶深入,金槊或轉傷。
    前車未為遠,神武有英皇。

    571 《半生行》 明·鄭琰

    刺促復刺促,哀歌不成曲。
    試聽征人歌一聲,切切烏烏淚相續。
    吾祖卜地三山麓,世業繁華稱鼎族。
    七葉盛文儒,八代承章服。

    572 《病驥圖》 明·周忱

    吳興父子俱能畫,筆端往往追曹霸。
    當時托意知為誰,惻愴令人傷此馬。
    此馬虺頹未可輕,昔陪八駿天衢行。
    彩云禁御春如海,曾聽玉輅和鸞鳴。

    573 《祖德詩九章》 明·朱瞻基

    上天信崇高,臨下明以赫。
    元季政昏亂,帝用厭夷狄。
    眷求令德宗,視乃善慶積。
    沛然啟其祥,疆宇俾開辟。

    574 《下途歸石門舊居》 唐·李白

    山高,越水清,握手無言傷別情。
    將欲辭君掛帆去,離魂不散煙郊樹。
    此心郁悵誰能論,有愧叨承國士恩。
    云物共傾三月酒,歲時同餞五侯門。

    友情

    575 《古風其四十八》 唐·李白

    秦皇按寶劍。
    赫怒震威神。
    逐日巡海右。
    驅石駕滄津。
    征卒空九寓。
    作橋傷萬人。
    但求蓬島藥。
    豈思農扈春。
    力盡功不贍。
    千載為悲辛。

    576 《感興其二》 唐·李白

    洛浦有宓妃。
    飄搖雪爭飛。
    輕云拂素月。
    了可見清輝。
    解佩欲西去。
    含情詎相違。
    香塵動羅襪。
    綠水不沾衣。
    陳王徒作賦。
    神女豈同歸。
    好色傷大雅。
    多為世所譏。

    577 《一七令·詩》 唐·白居易

    詩,綺美,瑰奇。
    明月夜,落花時。
    能助歡笑,亦傷別離。
    調清金石怨,吟苦鬼神悲。
    天下只應我愛,世間惟有君知。
    自從都尉別蘇句,便到司空送白辭。

    578 《柏》 宋·蘇軾

    故園多珍木,翠柏如蒲葦。
    幽囚無與樂,百日看不已。
    時來拾流膠?一作肪?,未忍踐落子。
    當年誰所種,少長與我齒。

    579 《自普照游二庵》 宋·蘇軾

    長松吟風晚雨細,東庵半掩西庵閉。
    山行盡日不逢人,浥浥野梅香入袂。
    居僧笑我戀清景,自厭山深出無計。
    我雖愛山亦自笑,獨往神傷后難繼。
    不如西湖飲美酒,紅杏碧桃香覆髻。
    作詩寄謝采薇翁,本不避人那避世。

    580 《樓觀(秦始皇立老子廟于觀南,晉惠始修此觀》 宋·蘇軾

    門前古碣臥斜陽,閱世如流事可傷。
    長有游幽人悲晉惠,強修遺廟學秦皇。
    丹砂久窖井水赤,白?誰燒廚灶香。
    聞道神仙亦相過,只疑田叟是庚桑。

    * 關于傷神的詩詞 描寫傷神的詩詞 帶有傷神的詩詞 包含傷神的古詩詞(761首)
    chengrenyoux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