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d id="4wawa"><option id="4wawa"></option></td>
<bdo id="4wawa"></bdo>
  • <li id="4wawa"><option id="4wawa"></option></li>
  • 關于傳館的詩詞(286首)

    201 《晏元獻公挽辭三首》 宋·歐陽修

    富貴優游五十年,始終明哲保身全。
    一時聞望朝廷重,余事文章海外傳。
    舊館池臺閑水石,悲笳風日慘山川。
    解官制服門生禮,慚負君恩隔九泉。

    202 《喜遷鶯·臘殘春未》 宋·無名氏

    臘殘春未。
    正候館梅開,墻陰雪里。
    冷艷凝寒,孤根回暖,昨夜一枝春至。
    素苞暗香浮動,別有風流標致。

    203 《鼓笛慢/水龍吟》 宋·無名氏

    淡煙池館,霜飚乍緊,又是年華暮。
    黃花老盡,丹楓舞困,江梅初吐。
    點綴南枝,暗傳春信,玉苞微露。
    憑危闌空斷,誰家素臉,遙山遠、空凝佇。

    204 《乳燕飛/賀新郎》 宋·無名氏

    指點金蕉葉。
    倩雙成、十分為注,九天瓊液。
    中有玉梅風露氣,持壽卯金仙伯。
    聽賤子、歌翻新闋。

    205 《早梅芳/喜遷鶯》 宋·無名氏

    冰唯清,玉唯潤。
    清潤無風韻。
    此花風韻,自然清潤傳香粉。
    故應春意別,不使凡英恨。

    206 《齊國大長公主挽詞二首》 宋·梅堯臣

    魯館當年盛,秦臺此日遙。
    龍歸終合劍,鳳去不聞簫。
    挽曲方傳薤,行輀競奠椒。
    空余漢官屬,泣送馬如潮。

    207 《陪淮南轉運魏兵部游穎州女郎臺寺》 宋·梅堯臣

    舊傳媯氏女,將適楚人時。
    筑館自臨水,故臺空此基。
    因為楚宮媵,來與使車期。
    樓上望湖上,煙林晚蔽虧。

    208 《送李泰伯歸建昌》 宋·梅堯臣

    推天以知命,自古豈不然。
    桓魋及臧倉,嘗毀圣與賢。
    後人何蹈之,其事實好還。
    君居麻源谷,學禮如鄭玄。

    209 《送胡簿之陽朔》 明·高啟

    幾年桂館去人稀,白發憐君獨遠違。
    過海定尋回估舶,出京才脫舊儒衣。
    祠羞荔子傳巫語,縣閉榕陰放吏歸。
    亦欲居夷嗟未得,漫看鴻鵠向南飛。

    210 《朝鮮兒歌(予飲周檢校宅,有二高麗兒歌舞者》 明·高啟

    朝鮮兒發綠,初剪齊雙眉。
    芳筵夜出對歌舞,木綿裘軟銅環垂。
    輕身回旋細喉轉,蕩月搖花醉中見。
    夷語何須問譯人,深情知訴離鄉怨。

    211 《謫居感事》 宋·王禹偁

    遷謫獨熙熙,襟懷自坦夷。
    孤寒明主信,清直上天知。
    消息還依道,生涯只在詩。
    惟尚諭山水,詎敢詠江蘺。

    212 《水龍吟·鬳齋不是凡人》 宋·劉克莊

    鬳齋不是凡人,海山仙圣知來處。
    清英融結,佩瑤臺月,飲金莖露。
    翰墨流行,禁中有本,御前停箸。
    向弘文館里,薰風殿上,親屬和、微涼句。

    213 《送方善夫赴鷺洲山長二首》 宋·劉克莊

    奎畫煌煌天上來,遙知擊馬向堂階。
    官銜怪得清如許,文館雖然冷亦佳。
    尚論鄉先宜合祀,舊傳潮學各分齋。
    未應久作諸侯客,帝有薰琴待汝諧。

    214 《十和賀太淵得雄二首》 宋·劉克莊

    郁郁蔥蔥初抱送,驚驚怕怕永銷除。
    子瞻要待啼時看,介甫曾夸畫不如。
    先敞高門容駟馬,旋聞別館戲羊車。
    中庸詩禮牢扃鐍,他日親傳伋與魚。

    215 《答曾無疑校勘》 宋·劉克莊

    詩到黃初字永和,半生西望遡明河。
    已招學士來儒館,更欠山人拜諫坡。
    四庫舊書存有幾,五朝遺老苦無多。
    傳聞將講臨雍禮,小駐驪駒白玉珂。

    216 《聞何立可李茂欽訃二首》 宋·劉克莊

    何老長身李白須,傳聞死尚握州符。
    戰場便合營雙廟,太學今方出二儒。
    史館何人徵逸事,羽林無日訪遺孤。
    病夫疇昔曾同幕,西望關山涕自濡。

    217 《恭和御制賜史浩古詩》 宋·周必大

    粵從三代還,歲月過千{左礻右冀}。
    時豈無賢君,道未契寰旨。
    煌煌唐太宗,勛業在所喜。
    寇攘既掃除,蠻貊畢至止。

    218 《寄題龍泉李氏萬卷堂》 宋·周必大

    斷簡殘編已可披,排簽插架有馀師。
    五三載籍多為貴,九百虞初小不遺。
    潤屋殊非阿堵物,傳家自是寧馨兒。
    老來鉛槧心猶在,每憶讎書館殿時。

    219 《群玉殿賜宴》 宋·蔡襄

    治道承炎歷,皇基亙萬年。
    深仁涵海岳,至德著坤乾。
    文物歸元首,臣鄰必巨賢。
    蓼蕭思及下,奕葉力追先。

    220 《四月十七日奉安仁宗皇帝御容於景靈孝嚴殿是》 宋·蔡襄

    先帝傳基固,其人嗣統平。
    余恩華夏在,高誼古今傾。
    漢法原為廟,仙居別有京。
    海中金闕見,天上玉樓成。

    * 關于傳館的詩詞 描寫傳館的詩詞 帶有傳館的詩詞 包含傳館的古詩詞(286首)
    chengrenyoux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