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d id="4wawa"><option id="4wawa"></option></td>
<bdo id="4wawa"></bdo>
  • <li id="4wawa"><option id="4wawa"></option></li>
  • 關于傳通的詩詞(892首)

    101 《呂成公寬平通鑒佚老三帖贊》 宋·岳珂

    治粹于隆古,元{凱加丶}之懿,根于篤誠。
    世澤未傾,英髦代興。

    102 《戲作呈趙通判胡教授張總干》 宋·岳珂

    人言春游無不好,一日宴客三日飽。
    翁言此語特未定,一日宴客三日病。
    人生所原筋力強,問花訪柳同壺觴。
    老夫豈無少年狂,胡為兀兀坐一床。

    103 《吳通微臨蘭亭敘帖贊》 宋·岳珂

    禊帖之亡,壞土其朽。
    至于貞無,夫豈一手。
    仿佛之傳,爛如晨星。
    尚勝定武,以石得名。

    104 《通州道中》 宋·吳潛

    萬雉參差云霧開,四千里外客重來。
    平岡日出車牛喘,古道塵飛驛騎回。
    白玉至今傳楚璞,黃金自古說燕臺。
    高樓紅旆應如昨,莫遣新杯到酒杯。

    105 《同袁通判游越中三首·禹廟》 宋·陳著

    舟行可十里,上岸即山林。
    曲徑抱深意,怪松傳古音。
    平生能幾到,好處欲窮尋。
    春鳥一聲處,鄉關又上心。

    106 《忠烈侯酷好山水作葬書以行於世元翁其族子傳》 宋·黎廷瑞

    英英太極翁,器明吳楚甲。
    馳輅使沙漠,杖鉞帥巴峽。
    南瞻嶺表縮,東睨溟漲狹。
    林居念環轍,簡脫卑藏筴。

    107 《送詹仲通縣尉》 宋·華岳

    秋郊送行色,執別臨清流。
    風神掣回柳,故故牽衣裘。
    吟螀附草際,催客登蘭舟。
    問客何所之,駕言京闕游。

    108 《河傳令 贈京兆趙公》 元·王哲

    心合眼瑩,耳聰意靜,鼻通舌辯。
    說山頭,一派清流落澗。
    中烹,焰兒,緊不慢。
    西金解東方版片,便令虎龍,同打扮得明珠,諸般不教興販。
    春來,金生,花復綻。

    109 《長思仙 寄長春子丘通密》 元·馬鈺

    長思仙。
    長思仙。
    思憶長春子最賢。
    何時得面圓。
    展花箋。
    展花箋。
    寫就清吟三兩篇。
    專憑鸞鶴傳。

    110 《傳妙道》 元·馬鈺

    清心凈意,通禪明道。
    逍遙樂、永無憂惱。
    縱狂歌,任下士,聞之大笑。
    笑則笑,怎知得,內貌忒好。
    待異日、行滿功成,管決有紫書來到。

    111 《送將作監丞張唐卿通理陜州》 宋·宋庠

    春風秘殿翳華芝,親見枚皋作賦時。
    秀色并開棠樹萼,雋科先賞桂林枝。
    漢郵給傳蕃恩告,蜀醑浮觴薦壽祺。
    幾日陜郊迎郡副,車前懸弩雜軍麾。

    112 《送陳忠玉兼寄尹夢得黃仲通并寄季通侄五首》 宋·張嵲

    百年門戶已蕭然,每喜人傳小阮賢。
    好遣仆童種榆槚,老夫行欲賦歸田。

    113 《挽陳通直》 宋·陳宓

    一門盛事更誰同,四代班衣八十翁。
    有子可傳醫國術,在家還著活人功。
    平陽遺愛千年遠,有道新碑百丈豐。
    愧我無因陪執紼,只將雙淚寄西風。

    114 《挽鄭通判》 宋·陳宓

    厚重公清譽藹然,人言端似楚公賢。
    為官不取橫科勢,佐郡何妨二十年。
    徐貌價通常不變,陽城撫字已先傳。
    雙旌原上行人泣,況是交親淚迸泉。

    115 《和趙國宜轉寄傳巖叟詩韻詩歲歉人艱食聞國宜》 宋·陳文蔚

    云章華閣照明時,朝野如今尚采詩。
    紫府祗因通夕夢,永平從此失朝饑。
    似聞令子心傳印,便有行人口似脾。
    還許秫田分靖節。
    黃花重九醉東籬。

    116 《贈醫士清溪居士丘通甫》 宋·方回

    乃翁挾藝專淮鄉,使死者生危不亡。
    遠如扁鵲師長桑,又如近世龐安常。
    所交者誰龍虎驤,真李臨淮郭汾陽。
    軍門出入一藥囊,精兵十萬無金瘡。

    117 《再題通政院王榮之八月杏花》 宋·方回

    種傳董奉術韓湘,頃刻能開錦繡香。
    好畫團圓明月夜,中秋天色變春光。

    118 《匈奴傳》 宋·李覯

    漢家經武意如何,也信狼心欲偃戈。
    豈是虜庭佳麗少,自緣婚禮貨財多。
    女從宗室方掄擇,賦出齊民更刮摩。
    若向大臣求侄媵,當時誰肯議通和。

    119 《泊通明堰》 宋·釋寶曇

    一夜江風故不平,道邊草木亦成聲。
    豈無老子知津意,尚有秦人逐客情。
    荒縣已傳三鼓下,并船猶見一燈明。
    此生已悟身如寄,始送鴻歸又燕迎。

    120 《送通嗣法書僧歸隆興》 宋·釋文珦

    一千余里路,知為爾師行。
    晚嶠踏云影,春江聞浪聲。
    相逢知有約,又別似無情。
    莫話傳衣事,北宗人恐爭。

    * 關于傳通的詩詞 描寫傳通的詩詞 帶有傳通的詩詞 包含傳通的古詩詞(892首)
    chengrenyoux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