賢哉昔魯山,心地出芝蘭。不負義方教,相傳本色官。三年腳根正,萬里路頭寬。須信功名事,要教人耐看。
扶字及催科,三年鬢已皤。公心如日月,浮議任風波。父老顰眉說,兒童拍裳歌。歸裝無一物,空有綠旗多。
問訊雪庵今何如,子來搔首更踟躕。時於戲墨窺禪悅,尚想家傳及緒余。曾點爾各言爾志,陶潛吾亦愛吾廬。誰人解寫二歸意,欲放風帆還摻祛。
公才卓牽有施為,鎮俗安邊正及時。東壁圖書遷秩峻,西州父老嘆來遲。門開細柳軍無匹,劍下樓蘭敵未知。聞道秦州多勝跡,登高能廣少陵詩。
壬戌同先祖,登名四十年。吾衰逃世網,子學紹家傳。好作聲名計,姑隨仕宦緣。王奇有故事,即見旅朝賢。
保舉甘年進,何妨緩致身。暫時刀筆吏,他日腹心臣。□□全相似,唐詩更逼真。多能乃畏謹,誰不與斯人。
瞧陽書院戚先生,綸也名孫侍從臣。文物相傳今幾葉,又開講席淑來人。
袖舞秋風尾瘦藤,南歸岳麓看傳燈。先尋古殿經行處,喚醒當年吃攧僧。
夜來霜嚇橘臍黃,乞與歸人懷冷香。到日跨門須轉卻,白頭不是本生娘。
妙盡功圓轉處幽,若人真解倒騎牛。雨蓑風笠舊行李,適意明明百草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