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d id="4wawa"><option id="4wawa"></option></td>
<bdo id="4wawa"></bdo>
  • <li id="4wawa"><option id="4wawa"></option></li>
  • 關于傳賢的詩詞(1305首)

    581 《雜感十首(崇禎元年)》 明·于鑒之

    楊子幽居五世傳,幸留殘石伴遺編。
    院藏彌勒依金好,樓望童初想玉賢。
    底事會心常獨笑,未能排悶且高眠。
    吟軒何以酬枯臆,禁得廬峰一匹泉。
    ¤

    582 《送鄭叔車》 明·張孟兼

    鄭子離襁褓,所怙惟乃父。
    父昔仕燕京,半世去鄉土。
    子家孝義門,十世居同聚。
    派衍白麟支,望出滎陽譜。

    583 《寄題玉山詩一百韻》 明·張仲舉

    治理逢熙運,欽明仰圣皇。
    至仁侔覆載,上德配軒唐。
    大業勤弘濟,元臣協贊襄。
    賢科收俊造,庭實粲珪璋。

    584 《送鳴虛弟卜居長葛》 明·周藩宗正

    濠客觀泉興,屈原行澤篇。
    憐余黃發暮,羨爾白眉賢。
    落葉荒城畔,寒花別路前。
    惠連春草句,先已郡人傳。

    585 《擬古詩(六首·永樂五年)》 明·朱高煦

    磊落元始祖,英名出天然。
    繼統一海內,彬彬任才賢。
    偃武重斯文,生民皆息肩。
    從容頗中道,暗合如有傳。

    586 《祖德詩九章》 明·朱瞻基

    上天信崇高,臨下明以赫。
    元季政昏亂,帝用厭夷狄。
    眷求令德宗,視乃善慶積。
    沛然啟其祥,疆宇俾開辟。

    587 《婁東述懷寄示龍門上人玉山居士》 明·邾經

    寂寞婁東寺,經過歲暮時。
    后凋霜柏古,亂點石苔滋。
    方外尊吾友,龍門得老琦。
    十年今幾遇,早歲故相知。

    588 《月下獨酌其二》 唐·李白

    天若不愛酒,酒星不在天。
    地若不愛酒,地應無酒泉。

    月亮唐詩三百首懷才不遇

    589 《杜沂游武昌以酴醿花菩薩泉見餉二首》 宋·蘇軾

    酴醿不爭春,寂寞開最晚。
    青蛟走玉骨,羽蓋蒙珠幰。
    不妝艷已絕,無風香自遠。
    凄涼吳宮闕,紅粉埋故苑。

    590 《石鼓》 宋·蘇軾

    冬十二月歲辛丑,我初従政見魯叟。
    舊聞石鼓今見之,文字郁律蛟蛇走。
    細觀初以指畫肚,欲讀嗟如箝在口。
    韓公好古生已遲,我今況又百年后。

    591 《和錢安道寄惠建茶》 宋·蘇軾

    我官于南今幾時,嘗盡溪茶與山茗。
    胸中似記故人面,口不能言心自省。
    為君細說我未暇,試評其略差可聽。
    建溪所產雖不同,一一天與君子性。

    592 《懷西湖寄晁美叔同年》 宋·蘇軾

    西湖天下景,游者無愚賢。
    深淺隨所得,誰能識其全。
    嗟我本狂直,早為世所捐。
    獨專山水樂,付與寧非天。

    593 《李公擇過高郵見施大夫與孫莘老賞花詩憶與仆》 宋·蘇軾

    汝陽真天人,絹帽著紅槿。
    纏頭三百萬,不買一微哂。
    共夸青山峰,曲盡花不隕。
    當時謫仙人,逸韻謝封畛。

    594 《杜沂游武昌,以酴醾花菩薩泉見餉,二首》 宋·蘇軾

    君言西山頂,自古流白泉。
    上為千牛乳,下有萬石鉛。
    不愧惠山味,但無陸子賢。
    愿君揚其名,庶托文字傳。

    595 《寒食宴提刑致語口號》 宋·蘇軾

    良辰易失,四者難并。
    故人相逢,五斗徑醉。
    況中年離合之感,正寒食清明之間。
    時乎不可再來,賢者而後樂此。

    596 《次韻孫職方蒼梧山》 宋·蘇軾

    蒼梧奇事豈虛傳,荒怪還須問子年。
    遠托鰲頭轉滄海,來依鵬背負青天。
    或云靈境歸賢者,又恐神功亦偶然。
    聞道新春恣游覽,羨君平地作飛仙。

    597 《周夫人挽詞》 宋·蘇軾

    教子通經古所賢,安貧守道節尤堅。
    當熊遣烈傳家世,投燭諸郎慰眼前。
    不待金花書誥命,忽驚玉樹掩新阡。
    凱風吹棘君休詠,我亦孤懷一泫然。

    598 《張先生(并敘)》 宋·蘇軾

    先生不知其名,黃州故縣人,本姓盧,為張氏所養。
    陽狂垢污,寒暑不能侵,常獨行市中,夜或不知其所止。
    往來者欲見之,多不能致,余試使人召之,欣然而來。
    既至,立而不言,與之言不應,使之坐不可,但俯仰熟視傳舍堂中,久之而去。

    599 《讀史》 宋·王安石

    自古功名亦苦辛,行藏終欲付何人。
    當時黮暗猶承誤,末俗紛紜更亂真。
    糟粕所傳非粹美,丹青難寫是精神。
    區區豈盡高賢意,獨守千秋紙上塵。

    600 《諸葛武侯》 宋·王安石

    慟哭楊顒為一言,余風今日更誰傳。
    區區庸蜀支吳魏,不是虛心豈得賢。

    * 關于傳賢的詩詞 描寫傳賢的詩詞 帶有傳賢的詩詞 包含傳賢的古詩詞(1305首)
    chengrenyoux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