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d id="4wawa"><option id="4wawa"></option></td>
<bdo id="4wawa"></bdo>
  • <li id="4wawa"><option id="4wawa"></option></li>
  • 關于傳譯的詩詞(44首)

    21 《治安策》 兩漢·賈誼

    臣竊惟事勢,可為痛哭者一,可為流涕者二,可為長太息者六,若其它背理而傷道者,難遍以疏舉。
    進言者皆曰天下已安已治矣,臣獨以為未也。
    曰安且治者,非愚則諛,皆非事實知治亂之體者也。
    夫抱火厝之積薪之下而寢其上,火未及燃,因謂之安,方今之勢,何以異此!本末舛逆,首尾衡決,國制搶攘,非甚有紀,胡可謂治!陛下何不一令臣得熟數之于前,因陳治安之策,試詳擇焉!夫射獵之娛,與安危之機孰急?使為治勞智慮,苦身體,乏鐘鼓之樂,勿為可也。

    古文觀止策略公文

    22 《聲無哀樂論》 兩漢·嵇康

    有秦客問于東野主人曰:「聞之前論曰:『治世之音安以樂,亡國之音哀以思。
    』夫治亂在政,而音聲應之;故哀思之情,表于金石;安樂之象,形于管弦也。
    又仲尼聞韶,識虞舜之德;季札聽弦,知眾國之風。
    斯已然之事,先賢所不疑也。

    感嘆生命

    23 《二十世紀太平洋歌》 清·梁啟超

    亞洲大陸有一士,自名任公其姓梁。
    盡瘁國事不得志,斷發胡服走扶桑。
    扶桑之居讀書尚友既一載,耳目神氣頗發皇。
    少年懸弧四方志,未敢久戀蓬萊鄉。

    24 《過玄明宮故址有傷往事六十韻》 明·馬汝驥

    白日登遙陌,玄明問故宮。
    變桑徒靄靄,秀麥只芃芃。
    伊昔虞廷上,茲閹漢幄中。
    腹心推帝主,權位竊奸雄。

    25 《題胡馬圖》 明·倪岳

    大磧飛沙白于雪,北風怒號海冰裂。
    髯胡把控正愁寒,地上騏驎汗成血。
    騏驎元出洼水中,朝刷天河暮崆峒。
    飄飄四駿盡龍種,風神各異筋骨同。

    26 《江上吟(泊江洲守風,再宿乃發)》 明·文翔鳳

    江心系纜蘆花渚,豚拜石尤燕作雨。
    網玳鉤貝客此灣,采菱拾芡郎何處。
    隔江漁火點流螢,參差鄰舟煙共語。
    銀濤拍枕夢騎鰲,胯下蓬萊欲軒舉。

    27 《石經山》 明·姚道衍

    峨峨石經山,蓮峰吐金碧。
    秀氣鐘太題,勝概擬西域。
    竺墳五千卷,華言百師譯。
    琬公懼變滅,鐵筆蒼蒼石。

    28 《祖德詩九章》 明·朱瞻基

    上天信崇高,臨下明以赫。
    元季政昏亂,帝用厭夷狄。
    眷求令德宗,視乃善慶積。
    沛然啟其祥,疆宇俾開辟。

    29 《雜感》 宋·陸游

    土生誦二典,怳若生唐虞,升降奉玉帛,可否聞吁俞。
    闕里得其傳,功與造化俱。
    孰知千載後,乃尊重譯書!

    30 《千峰榭宴坐》 宋·陸游

    蒼寒千疊擁官居,吏退憑高樂有余。
    盡日煙云窮變化,入秋草木漸凋疏。
    朱弦靜按新傳譜,黃卷閑披累譯書。
    聊與邦人共無事,吾僚不用笑迂疏。

    31 《乾元節錫慶院燕》 宋·宋祁

    盛節推慈洽宴觴,千官不拜儼分行。
    搊彈并給黎園部,曼衍爭趨角觝場。
    傳炙濯罍紛絡繹,神仙綵樹互低昂。
    名酋面內千胥樂,歡譯遙通戴斗香。

    32 《送呂沖之司諫使北》 宋·梅堯臣

    虜人多竊朝廷禮,譯者交傳應對辭。
    羊酪調羹尊漢使,氈堂舉酒見閼氏。
    曚曚白日穿云出,漭漭黃沙作霧吹。
    知去燕京幾千里,胡笳亂動月明時。

    33 《朝鮮兒歌(予飲周檢校宅,有二高麗兒歌舞者》 明·高啟

    朝鮮兒發綠,初剪齊雙眉。
    芳筵夜出對歌舞,木綿裘軟銅環垂。
    輕身回旋細喉轉,蕩月搖花醉中見。
    夷語何須問譯人,深情知訴離鄉怨。

    34 《晉銘》 宋·文同

    長安鬻碑者,遺我古鼎銘。
    不知其所來,有眼實未經。
    凡百十九字,詭怪摹物形。
    縱橫下點畫,不類子與丁。

    35 《送林子中安厚卿二學士奉使高麗二首》 宋·蘇轍

    東夷従古慕中華,萬里梯航今一家。
    夜靜雙星先渡海,風高八月自還槎。
    魚龍定亦知忠信,象譯何勞較齒牙。
    屈指歸來應自笑,手持玉帛賜天涯。

    36 《寄贈洛下達三藏》 宋·魏野

    曾攜缽錫到靈山,古寺歸來洛水邊。
    新譯經文傳北闕,舊游詩句在西天。
    爐中香想諸方施,籠里燈應數世傳。
    別有空門難繼處,宋尚書序本師編。

    37 《寄傳法二大卿并簡譯席諸大士》 宋·夏竦

    潤色金文數十函,清涼甘露洗塵凡,修行不作伊蘭計,只愿三千盡寶嚴。

    38 《題高麗行看子》 宋·樓鑰

    竹批雙耳風入蹄,霜鬣剪作三花齊。
    相隨西去皆良種,撼首勢竄迎風嘶。
    丹青不減陸與顧,麗人傳來譯通語。
    裝為橫軸看且行,云是韓干非虛聲。

    39 《獻西俘》 宋·孔武仲

    先帝謀西域,邊功未告成。
    一朝鋤狡穴,萬里振天聲。
    漢獄宜歸死,湯羅尚借生。
    淮陰甘就縛,頡利許留京。

    40 《學詩吟十首》 宋·方回

    楊氏昔為我,老子實似子。
    墨氏昔兼愛,釋迦亦如之。
    孟子辟楊墨,有功此一時。
    似仁與似義,暗傳匪明垂。

    * 關于傳譯的詩詞 描寫傳譯的詩詞 帶有傳譯的詩詞 包含傳譯的古詩詞(44首)
    chengrenyoux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