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于傳訊的詩詞(76首)
21
《西征賦》 魏晉·潘安
歲次玄枵,月旅蕤賓,丙丁統日,乙未御辰。
潘子憑軾西征,自京徂秦。
乃喟然嘆曰:古往今來,邈矣悠哉!寥廓惚恍,化一氣而甄三才。
此三才者,天地人道。
詠史寫景
25
《沁園春(和答呂柳希)》 宋·馮取洽
問訊柳溪,溪上柳容,胡為帶埃。
嘆陽春陡變,孰為披拂,賞音難遇,誰與徘徊。
好在湖山,吾容不辱,寄徑垂條豈偶哉。
休搖蕩,且深根寧極,免俗人猜。
26
《沁園春(和答呂柳希)》 宋·馮取洽
問訊柳溪,溪上柳容,胡為帶埃。
嘆陽春陡變,孰為披拂,賞音難遇,誰與徘徊。
好在湖山,吾容不辱,寄徑垂條豈偶哉。
休搖蕩,且深根寧極,免俗人猜。
27
《探春慢(立春)》 宋·趙以夫
南國收寒,東郊放暖,條風初回臺榭。
小燕橫釵,鬧蛾低鬢,根底吳娃妖冶。
纖手傳生菜,向人道、新春來也。
莫須沈醉樽前,這些風景無價。
33
《踏莎行》 宋·張炎
柳未三眠,風才一訊。
催人步屟吹笙徑。
可曾中酒似當時,如今卻是看花病。
老愿春遲,愁嫌晝靜。
秋千院落寒猶剩。
卷簾休問海棠開,相傳燕子歸來近。
37
《原道》 唐·韓愈
博愛之謂仁,行而宜之之謂義,由是而之焉之謂道,足乎己無待于外之謂德。
仁與義為定名,道與德為虛位。
故道有君子小人,而德有兇有吉。
老子之小仁義,非毀之也,其見者小也。
古文觀止推崇儒道
39
《聲無哀樂論》 兩漢·嵇康
有秦客問于東野主人曰:「聞之前論曰:『治世之音安以樂,亡國之音哀以思。
』夫治亂在政,而音聲應之;故哀思之情,表于金石;安樂之象,形于管弦也。
又仲尼聞韶,識虞舜之德;季札聽弦,知眾國之風。
斯已然之事,先賢所不疑也。
感嘆生命
40
《獄中雜記》 清·方苞
康熙五十一年三月,余在刑部獄,見死而由竇出者,日四三人。
有洪洞令杜君者,作而言曰:“此疫作也。
今天時順正,死者尚稀,往歲多至日數十人。
”余叩所以。
敘事
* 關于傳訊的詩詞 描寫傳訊的詩詞 帶有傳訊的詩詞 包含傳訊的古詩詞(76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