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d id="4wawa"><option id="4wawa"></option></td>
<bdo id="4wawa"></bdo>
  • <li id="4wawa"><option id="4wawa"></option></li>
  • 關于傳衣的詩詞(1524首)

    41 《送侄赴廷試》 宋·吳芾

    一第男兒未足夸,喜傳衣缽振吾家。
    大廷好上千言對,要使聲名播邇遐。

    42 《感夢》 宋·姜特立

    前后升沈二十年,向來孤冷偶同然。
    夢中許我傳衣缽,敢望功名卻比肩。

    43 《贈支提德最》 宋·李洪

    我昔觀華嚴,心熟毗盧境。
    東南有支提,千圣會巖嶺。
    欲從善財問,悵此路悠永。
    朅來縻王事,勝處每參請。

    44 《次韻薛士昭琴室》 宋·李洪

    抗志青霞上,高情復見今。
    五言冠詩眼,三疊玩琴心。
    世業含香地,傳衣翰墨林。
    朝端方籲俊,正始有遺音。

    45 《九月十一日杓孫得男》 宋·樓鑰

    郡齋弧矢記垂門,今日衰翁更覺尊。
    生晚不能瞻大父,年高卻幸見曾孫。
    從今鏡鑷知無用,但喜芝蘭近愈繁。
    題汝孳孳守家法,為傳衣缽到仍昆。

    46 《逸再為婺女之行既別出郭矣夜不能寐成六絕句》 宋·趙蕃

    正學堂堂呂紫微,有孫端的為傳衣
    只今一派金華是,戴路年來汝所依。

    47 《余干登眺有懷》 宋·趙蕃

    溪山得意竟忘歸,歲月飄零兩鬢稀。
    只有裴回與搜句,老無筆力愧傳衣

    48 《和雁湖先生病起自警八章》 宋·程公許

    殘編幸出壞宅,滴露何能闡微。
    萬古圣賢心法,未饒西竺傳衣

    49 《吊齊齋先生尚書文節倪公》 宋·程公許

    風塵日騷屑,耆哲晨星稀。
    九原不可作,斯文今誰歸。
    臨風想孤標,把酒哦落暉。
    扁刻見尚友,雪堂密傳衣
    歸帆拂蘋波,晴煙抹松扉。
    滿篋貯寶刻,展誦省昨非。

    50 《沈忠敏勞軍帖贊》 宋·岳珂

    仕同時也,志同歸也。
    相與以心,無町畦也。
    職位接踵,亦相齊也。
    噫嘻此帖,比傳衣也。

    51 《次潁叟弟送行韻》 宋·蘇泂

    傳衣缽已分明,早覺詩含鮑謝情。
    心腹于人惟有弟,襟懷無我獨非兄。
    偶隨江路帆孤往,便憶梅窗酒對傾。
    歲晚勉旃無廢學,他年夷惠看雙清。

    52 《邢兄次韻再答之》 宋·蘇泂

    紅塵欲欺人,甚欲出塵去。
    人生貴險艱,九折有夷路。
    學劍劍不就,學書書不成。
    春蠶裹于繭,腐草化為螢。

    53 《送張柔翁必強西上》 宋·王邁

    說詩匡鼎筆如椽,此去云宵稱著鞭。
    富貴恰當年五十,扶搖快上路三千。
    乃翁積種今歸子,是理乘除信有天。
    梅友面傳衣缽好,題名更向萬人前。

    54 《鄉舉鹿鳴勸駕》 宋·吳潛

    上苑春光已探來,諸公逸駕莫遲回。
    點頭定有文驚坐,燒尾何妨酒吸杯。
    自是功名難躲避,須知氣節要壅培。
    老夫親手傳衣缽,來歲圖經用再開。

    55 《送王希圣歸興國赴舉》 宋·姚勉

    之子趣裝歸,占黃已在眉。
    雕蟲觀暇日,薦鶚信秋期。
    喜有傳衣缽,慚無助鼓旗。
    捷書來報我,端的菊花時。

    56 《酬鄧山房尊師》 宋·仇遠

    山房閒伴白云棲,琴不須彈聽者稀。
    北道主人新拜號,西湖隱士舊傳衣
    粵亡未合鴟夷去,蜀遠難隨杜宇歸。
    亦欲共君聯石鼎,龍頭豕腹怕相識。

    57 《寄題湖心寺示慧之上人》 近代·陳三立

    淮壖泱漭吹風沙,控勝寫奇一湖好。
    湖心寺乃成掌故,千歲廢興跡仍寶。
    中間踵起善知識,吟觴畫幾聯諸老。
    壇場壇坫跨東南,綿綿神理余叢槁上人傳衣恢未法,能截嚙流資再造。

    58 《項似道眉子硯》 宋·許月卿

    新安硯石舊多奇,硯入黃扉得所歸。
    呵水浮云尤物視,傳衣半夜偉人知。
    坡仙為欠十眉詠,李及何妨一硯持。
    堪笑泉田老居士,無端渾沌盡新眉。

    59 《正月十九日四更起讀朱文公年譜至天大明賦十》 宋·方回

    開禧嘉定擅權臥,地下眉頭想更顰。
    侂遠傳衣至亡國,止緣不用讀書人。

    60 《壽昌鄭生入天目山禮僧》 宋·方回

    欲作空門補處人,如何頭上裹頭巾。
    曹溪一夜傳衣缽,元是當年行者身。

    * 關于傳衣的詩詞 描寫傳衣的詩詞 帶有傳衣的詩詞 包含傳衣的古詩詞(1524首)
    chengrenyoux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