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于傳稱的詩詞(644首)
581
《巫山高》 宋·王铚
十二危峰隱寒霧,旁連三巴下三楚。
斷崖青黃聳天壁,秀色暮茫接天路。
鼓瑟玉京嬉帝傍,下鎮九淵稱帝女。
冥心可見類相求,夢裹襄王契神遇。
583
《題均州超然亭》 宋·張嵲
君不見綿州官府誠磊落,越王樓觀翔寥廓。
又不見昔日荊州分上游,舉世獨傳王粲樓。
蕞然土木何足數,托名勝士真難休。
何年此地有新構,楊公巧智人誰侔。
585
《壽王蘇州》 宋·張嵲
維昔高堂講射蓬,瑞雪吹不散薰風。
十分正滿冰輪桂,一葉將飛露井桐。
元老三朝尊相閥,余休幾世積陰功。
光芒孕秀星淪昴,神物儲祥岳降嵩。
586
《嘆名》 宋·張嵲
十年四海稱忠壯,誰料將軍陰子謀。
舊物空余叱撥馬,新聲莫唱白符鳩。
民謠幾歲傳鉤落,笙席何人戀故侯。
溟海茫茫孤鳥沒,一埋蓬顆便千秋。
587
《劉子履少聊挽辭二首》 宋·張镃
釋和書上已經年,敵騎南來果犯邊。
太息龜靈成底事,漫聞鴻寶得家傳。
平生喜踏天山雪,晚歲愁看瘴浦煙。
務實褒稱曾未泯,不須凝恨入重泉。
588
《簡虞子建》 宋·張镃
虞君借屋王城里,閉門端從窮經史。
游謁俱非射利徒,名公往往為如已。
年來清貧漸到骨,造命由天常自委。
屬客雖慳北海樽,出街尚矜東郭履。
589
《陸編修送月石硯屏》 宋·張镃
何年商顥澄中秋,中光列籍稀校讎。
冰輪充滿不復玷,玉斧棄置無煩修。
蝦蟇遁走兔老黠,歷歷可認渾銀樓。
揚光厭倦落尺眼,臭黃漲霧給蜉蝣。
591
《代壽徐意一參政》 宋·劉黻
東南仁氣氳堪輿,武夷相望鐘真儒。
考亭西山接伊洛,望庭坦蕩除榛蕪。
意一先生續正傳,剛以直養軻其徒。
端平御史凜風節,歷歷抗疏誅奸諛。
592
《送碧梧入府》 宋·許月卿
人勸公入相,我勸公早歸。
今以副樞入,好以元樞回。
易為六經宗,學易貴知時。
時止則時行,時義大矣哉。
593
《錢舜舉溪岸圖》 明·張羽
憶昔至元全盛日,天子詔下征遺逸。
吳興八俊皆奇才,秀邸王孫稱第一。
一朝玉馬去朝周,諸子聲名總輝赫。
豈知錢郎節獨苦,老作畫師頭雪白。
594
《趙魏公竹枝歌》 明·張羽
趙魏公,宋王孫,風流白晳更能文。
丹青自比董北苑,書法兼工王右軍。
至元詔書征草澤,召見廷中推第一。
三府趨朝賀得人,萬乘臨軒賜顏色。
595
《送范道卿赴省試》 宋·晁公溯
君之先世真文雄,異時奏賦蓬萊宮。
誰傳副墨過沙漠,至今猶稱長嘯公。
芝蘭不乏后來秀,謂將褎然為舉首。
至音澹泊識者寡,遂令聲名落盧后。
596
《榘子名字義》 宋·陳淳
小子爾定孫,來前吾語汝。
爾今既加冠,盍以成人遇。
今爾名以榘,字爾以方叟。
告爾名字義,爾其敬聽受。
597
《謝傅監倉》 宋·陳宓
昔年常侍紫樞仙,風骨森然在眼前。
一覽十行俱默誦,三更殘卷尚朱箋。
詩書自古稱難繼,衣缽于今信有傳。
每拜名章唯自愧,思慳莫和短篇長。
598
《杖錫虎》 宋·戴表元
杖錫山中深,與世絕往學。
從來稱是仙圣窟,虎暴不得奸其間。
今年山神大失職,虎來山前搏人食。
傳聞此義我亦怪,歷問更為居者惜。
599
《月湖新得浮石巖》 宋·鄧深
月湖先生樂山水,搜奇曾不遠千里。
那知去郭三牛鳴,浮石巖中晦佳致。
神剜鬼劃有許工,工墜地出知幾世。
平時樵徑所不由,一旦屐齒胡為至。
* 關于傳稱的詩詞 描寫傳稱的詩詞 帶有傳稱的詩詞 包含傳稱的古詩詞(644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