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于傳種的詩詞(568首)
422
《次張益州芝草十二韻》 宋·李石
紹興己卯武成廟,廟殿之棟三秀芝。
學官奔走暨多士,日繞百匝不暫離。
欲奏九重望恩幸,寒餓水火如切肌。
先期到堂白宰相,宰相曰可甚易為。
425
《再用前二詩韻》 宋·王之望
勝境名標第五天,殊庭佳氣藹非煙,鼓鐘與看千人會,玉石難分十種仙。
幽壑舊傳靈藥富,蒼崖曾現寶光圓。
塵勞未決丹梯急,只得虛堂一夜眠。
426
《挽王隱君》 宋·李流謙
仁田義鋤德其種,晚歲坐看苗幪幪。
先生一去不可識,但喜郎君實麟鳳。
一線微言驚道喪,九鼎斯文賴君重。
圣門濤瀾無畔岸,我嘗操舟怯奔涌。
427
《桃花》 宋·李流謙
自然穠臉與深唇,一味繁紅也絕倫。
滄海浪傳千歲種,武陵慶有四時春。
去年崔護詩仍在,前度劉郎意獨親。
亦要清樽相料理,可能但倚筆如神。
429
《橘》 宋·李洪
皇樹擅芳傳楚頌,厥包錫貢紀荊揚。
逾淮易質從為枳,書尾重題未降霜。
四老何須隱商嶺,千奴誰為種龍陽。
遙憐陸績懷嘉實,歸奉慈顏滿袖香。
430
《和叔賜對榴花》 宋·李洪
安石榴開夏已深,動人絳萼綠成陰。
色空喻火宜知戒,伐性如斤莫浪侵。
半吐蹙巾傳麗曲,同尋雙葉寓歡心。
老來體物辜詩興,種種霜顛愧玳簪。
432
《張工部挽詞》 宋·樓鑰
忠簡傳汪白,家聲屬弟昆。
惟公殿諸老,積善見多孫。
兩桂昌書種,雙椿藹慶門。
壽終無可憾,況有典刑存。
433
《送元積弟赴永嘉酒官》 宋·樓鑰
我家清白世相傳,工部真清更有年。
百口未曾營活計,一生惟喜種心田。
吾方奉母耕綿上,子更移封向酒泉。
兄弟凋零期自勉,只將家訓作青氈。
434
《又次王恭叔韻》 宋·樓鑰
人為天地最靈物,野卉無情猶若此。
石間薜荔水昌陽,卷柏生崖并葛藟。
是皆草中號長久,未見縣空解葩蘂。
柯葉不改耐歲寒,土著青松那可擬。
不須丹砂訪葛洪,毋用仙方傳李耳。
未知此種誰為傳,烏有先生子虛子。
437
《送陳進道倅三山》 宋·樓鑰
陳侯少有場屋聲,歲在壬午聯薦名。
晚年倦游安里居,君亦懷綬歸家庭。
齊年連煙更同社,臭味相與如弟兄。
一朝話別欲遠去,洗盞更酌歌渭城。
438
《題高麗行看子》 宋·樓鑰
竹批雙耳風入蹄,霜鬣剪作三花齊。
相隨西去皆良種,撼首勢竄迎風嘶。
丹青不減陸與顧,麗人傳來譯通語。
裝為橫軸看且行,云是韓干非虛聲。
439
《送劉伯瑞四首》 宋·趙蕃
遠齋無恙日,酬唱幾多詩。
杜集容今附,韓門見昔師。
青云雖益顯,種發欲奚為。
更欲求余本,流傳海內知。
440
《寄答晁百谷元歸》 宋·趙蕃
嗟我與君為近親,向來未識但有聞。
維夏臨川省伯父,時君束書寄荒村。
豈知邂逅宜春郡,皎如玉樹相輝映。
品題舊熟大參文,諸公所作皆傳信。
* 關于傳種的詩詞 描寫傳種的詩詞 帶有傳種的詩詞 包含傳種的古詩詞(568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