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d id="4wawa"><option id="4wawa"></option></td>
<bdo id="4wawa"></bdo>
  • <li id="4wawa"><option id="4wawa"></option></li>
  • 關于傳示的詩詞(328首)

    201 《念奴矯·送陳正言》 宋·家鉉翁

    南來數騎,問征塵、正是江頭風惡。
    耿耿孤忠磨不盡,惟有老天知得。
    短棹浮淮,輕氈渡漢,回首觚棱泣。
    緘書欲上,驚傳天外清蹕。

    送別抒情

    202 《柳子厚墓志銘》 唐·韓愈

    子厚,諱宗元。
    七世祖慶,為拓跋魏侍中,封濟陰公。
    曾伯祖奭,為唐宰相,與褚遂良、韓瑗俱得罪武后,死高宗朝。
    皇考諱鎮,以事母棄太常博士,求為縣令江南。

    古文觀止墓志銘哀悼贊頌

    203 《駁復仇議》 唐·柳宗元

    臣伏見天后時,有同州下邽人徐元慶者,父爽為縣吏趙師韞所殺,卒能手刃父仇,束身歸罪。
    當時諫臣陳子昂建議誅之而旌其閭;且請“編之于令,永為國典”。
    臣竊獨過之。
    臣聞禮之大本,以防亂也。

    古文觀止議論

    204 《大鵬賦·并序》 唐·李白

    余昔于江陵,見天臺司馬子微,謂余有仙風道骨,可與神游八極之表。
    因著大鵬遇希有鳥賦以自廣。
    此賦已傳于世,往往人間見之。
    悔其少作,未窮宏達之旨,中年棄之。

    志向

    205 《越州趙公救災記》 宋·曾鞏

    熙寧八年夏,吳越大旱。
    九月,資政殿大學士知越州趙公,前民之未饑,為書問屬縣災所被者幾鄉,民能自食者有幾,當廩于官者幾人,溝防構筑可僦民使治之者幾所,庫錢倉粟可發者幾何,富人可募出粟者幾家,僧道士食之羨粟書于籍者其幾具存,使各書以對,而謹其備。
    州縣史錄民之孤老疾弱不能自食者二萬一千九百余人以告。
    故事,歲廩窮人,當給粟三千石而止。

    饑荒

    206 《治安疏》 明·海瑞

    戶部云南清吏司主事臣海瑞謹奏;為直言天下第一事,以正君道、明臣職,求萬世治安事:君者,天下臣民萬物之主也。
    惟其為天下臣民萬物之主,責任至重。
    凡民生利病,一有所不宜,將有所不稱其任。
    是故事君之道宜無不備,而以其責寄臣工,使之盡言焉。

    奏疏

    207 《與元九書》 唐·白居易

    月日,居易白。
    微之足下:自足下謫江陵至于今,凡枉贈答詩僅百篇。
    每詩來,或辱序,或辱書,冠于卷首,皆所以陳古今歌詩之義,且自敘為文因緣,與年月之遠近也。
    仆既受足下詩,又諭足下此意,常欲承答來旨,粗論歌詩大端,并自述為文之意,總為一書,致足下前。

    208 《次黃侍講贈陳性初詩韻》 明·宋濂

    憶昔游虎林,年壯已非冠。
    旅食嘆酸辛,敢望諸侯傳。
    捉衿肘已露,納履踵成穿。
    甘從原思貧,恥學毛遂薦。

    209 《得琴硯古雅堂》 宋·陳郁

    端溪湮塞焦桐已,羅旅文房尚奢侈侈。
    古風雅志莫養成,從此詞章墮雕靡。
    仙巖名士獨不然,家有琴硯皆世傳。
    熨焦蛇斷互左右,俾受彈弄供磨研。

    210 《疇依》 宋·王柏

    至哉子思,憂道失傳。
    推本遺訓,中庸一編。
    提挈網維,開示蘊奧。
    無聲無臭,熟窺其妙。

    211 《木蘭花慢 中秋》 元·王丹桂

    又中秋屆候,日初沈,夜微涼。
    對煙障云屏,良朋益友,逸興何長。
    飆然玉輪宛轉,歷茫茫、巨浸躍天網。
    碾破玻璃萬頃,洞明三界十方。

    212 《木蘭花慢 宋漢臣墨梅并序嘉議宋公于予?》 元·魏初

    尊酒留連者累日,過后訃音至長安,予不勝驚悼。
    今年以事來都,其弟義甫秘監會予于東溪,出示嘉議墨梅橫幅,因作長短句一章,兼致區區追挽愛筆端造化,春不盡、思無邊。
    看詩意精神,不求顏色,物外神仙。
    回頭水南水北,覺冰姿玉骨卻凄然。

    213 《敬贊月林觀禪師》 宋·陳貴謙

    示現人間忍辱仙,單提獨弄祖師禪。
    生涯一缽無安處,惟有聲名萬古傳。

    214 《太倉隆福寺創觀音院以詩百韻寄妙觀大師且呈》 宋·郟亶

    珍重妙觀師,書來再三讀。
    不蒙促歸計,乃憂曠箋牘。
    疑師未相知,待我尚塵俗。
    竊聞構新殿,東畔建廊屋。

    215 《壽傅憲》 宋·李商叟

    籍甚何陽地,江山秀色連。
    家聲自巖野,帝夢協臺躔。
    彝鼎功鐫勒,衣冠喜接聯。
    相門當出相,賢父又生賢。

    216 《讀許右丞所作陳少陽諫議哀詞》 宋·劉鄂

    并州更作桑乾客,道逢舍者來爭席。
    掀髯對座有鉅人,開口劇談如舊識。
    試問客子從何方,興言扼腕微有傷。
    吾祖昔遑卹緯計,屢以真論干君王。

    217 《頌古二十一首》 宋·釋鼎需

    大義開田創祖基,分明書契示傳持。
    兒孫不肯遺先業,乞食年年役路歧。

    218 《悟空塔》 宋·釋贊寧

    浮圖蕭瑟入虛空,一聚全身罔像中。
    傳馬祖心開佛印,識龍潛主示神通。
    毫光委墜江樓月,道氣馨香海岸風。
    此地化緣才始盡,更於何處動魔宮。

    219 《酬人偈》 宋·釋宗振

    我有一機,直下示伊。
    青天霹靂,電卷星馳。
    德山臨濟,棒喝徒施。
    不傳之妙,於汝何虧。

    220 《游石仙分韻得觀字》 宋·吳汝弌

    閑攏兩袖秋,步入沖寂觀。
    古樹老云中,仙成毀巖半。
    是時零雨高,葉脫凄風亂。
    怪禽走何忙。

    * 關于傳示的詩詞 描寫傳示的詩詞 帶有傳示的詩詞 包含傳示的古詩詞(328首)
    chengrenyoux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