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于傳疑的詩詞(687首)
521
《峽中賦百韻》 宋·李流謙
振奇欲何夸,頗疑造物者。
兩山擘其間,放此江東瀉。
不知太古前,宇宙孰壞冶。
疏鑿著夏書,固自人力假。
522
《陸嚴州惠劍南集》 宋·姜特立
不躡江西籬下跡,遠追李杜與翱翔。
流傳何止三千首,開闔無疑萬丈光。
句到桐江賸深穩,氣含玉壘舊飄揚。
未須料理林間計,蚤晚明堂要雅章。
523
《和家叔察院巨魚詩》 宋·李洪
滄溟浩淼浮寰區,八纮九野水所儲。
介蟲族類信眾夥,窮極詭怪堪嗟吁。
巨鰲屭赑冠靈島,應龍連蜷頷驪珠。
異哉斯魚盈百尺,失水安得波濤俱。
524
《跋李少裴修禊序》 宋·樓鑰
蘭亭修禊就和中,群賢高會俱雍容。
右軍作序亦寓耳,藁草乃致傳無窮。
自言疑若有神助,他日屢書終不同。
歷代傳寶在秘府,尤其甚者唐太宗。
525
《風琴》 宋·樓鑰
淵明有琴本無弦,白傅偏喜聽人彈。
不如空中風度曲,隨風往來聲斷續。
非宮非商從君聽,不中律呂無虧成。
大如角韻來孤城,細似蚓竅蒼蠅聲。
526
《送王粹中教授入蜀》 宋·樓鑰
萬山四塞圍平陸,大為關中次為蜀。
我生東南未曾到,蜀士游從聞頗熟。
自從襄陽上峻途,高欲登天下臨谷。
女媧大山塞空虛,麻線名堆千萬曲。
527
《桃源圖》 宋·樓鑰
桃源初傳武陵谿,靖節作記人不疑。
其先深避嬴政虐,嘉遯與世真相違。
尚不知漢況晉魏,子孫綿遠無終期。
正如三韓有秦語,傳為神仙愈難知。
528
《背水陣詩》 宋·樓鑰
十里當勍敵,臨機事寖危。
萆山兵已遣,背水陣尤奇。
前澤書誠有,行權我獨知。
正須投死地,何用恤群疑。
拔幟終如約,傳餐亦應期。
孫吳非紙上,方略要從宜。
529
《游白石巖》 宋·樓鑰
我游仙都觀獨峰,轍跡雖在車不通。
鼎湖望極幾怊悵,悵無羽翮凌天風。
茲來樂成望白石,玉甑突兀摩蒼穹。
人言真人老聘裔,鑿開洞府遺仙蹤。
530
《林和叔侍郎龜潭莊》 宋·樓鑰
頃年曾記游花谿,宗樞潭府谿之湄。
徘徊其上嘆秀爽,宜有英才瑞明時。
巖巖林公天與奇,勁氣不為金石移。
少以六義鳴上庠,游宦所至英聲馳。
533
《交韻漢老弟假山》 宋·虞儔
庭空吏散無公事,一枕清風供午睡。
列仙之陬渺何許,化蝶翩翩可坐致。
夢中意行不識路,神前那有車乘墜。
立壁延緣蘿蔓綠,滑徑行視莓苔翠。
534
《楊伯賢挽詩》 宋·虞儔
月記鄉評好,年推輩行尊。
巨山曾入夢,楚些莫招魂。
太息馳駒隙,渾疑隱鹿門。
他時耆舊傳,知有姓名豐。
535
《寄徐季益四首》 宋·趙蕃
不見徐夫子,于今已二年。
轉頭疑夙昔,屈指悟推遷。
書欠洪喬寄,詩煩阿買傳。
相思到極地,把誦一悠然。
536
《呈劉子卿四首》 宋·趙蕃
南渡六十載,況談元佑時。
故家垂欲盡,遺事莽難知。
文字既多舛,傳聞寧破疑。
唯公有源委,萬折必東之。
537
《挽李子永二首》 宋·趙蕃
靈山山下初逢處,溧水水邊重見時。
草劃猶傳出山句,勤勤更枉送行詩。
傳聞恍惚疑升報,問訊凄涼自越醫。
略計別離能幾日,誰知生死遂分岐。
538
《反舌》 宋·趙蕃
臥聞百舌鳴春風,起睇檐間惟見一。
自驚夫豈鬼神歟,久立恍然神未釋。
人能化鳥舊所傳,斷以不疑因杜鵑。
爾今變化自何物,儻匪敗家由敗國。
539
《哭蔡西山》 宋·趙蕃
鵑叫春林復遞詩,雁回霜月忽傳悲。
蘭枯蕙死迷三楚,雨暗云昏礙九疑。
早歲力辭公府檄,暮年名與黨人碑。
嗚呼季子延陵墓,不待鑱辭行可知。
* 關于傳疑的詩詞 描寫傳疑的詩詞 帶有傳疑的詩詞 包含傳疑的古詩詞(687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