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d id="4wawa"><option id="4wawa"></option></td>
<bdo id="4wawa"></bdo>
  • <li id="4wawa"><option id="4wawa"></option></li>
  • 關于傳燭的詩詞(341首)

    321 《正月望夜聞影燈之盛齋中孤坐因寫所懷》 宋·宋庠

    漢家太一昏祠日,寶炬神燈遍京室。
    仁壽先從殿里開。
    織阿正傍樓前出。
    傳聞陌上樂康年,寶騎如龍人若仙。

    322 《六叔母生日》 宋·項安世

    已傳春日在春前,誕日欺春又占先。
    百面玉盤檠菜縷,兩行紅燭罩沉煙。
    自從梅里迎王母,直到荷時慶老仙。
    攔住東風頭與尾,中間和氣一千年。

    323 《次叔祖閣學暑中過清寒堂韻》 宋·張镃

    人材掄選何時停,高者棟負卑薪蒸。
    我家忠烈定社稷,任大豈但懲與膺。
    不毛夏渡瀘濰水,列面夜踏滹沱冰。
    強敵坐致九頓首,和議姑隨三折肱。

    324 《元夕》 宋·葉茵

    夢想傳柑宴,村醪可試沽。
    謾酬元夕爾,不復去年吾。
    舊事思清汴,幽情卜紫姑。
    六分春已一,秉燭步通衢。

    325 《送李明甫召除奉常簿》 宋·陳棣

    壑主臨軒達四聰,皎如麗日明高穹。
    傾葵發蔀燭幽隱,熙然萬物還春風。
    鼎新百度躋時雍,西垣東省羅鹓鴻。
    鋒車趣召無虛日,高陽才子咸登庸。

    326 《玉虛洞其上有日月之象其旁有龍象之形》 宋·鄧深

    立馬香溪喚渡船,羊腸繞盡洞呀然。
    知誰開闢群工巧,直許寬虛一室圓。
    龍象現形嚴佛王,烏蟾垂象燭壺天。
    惜哉不遇江坡賞,為作新詩與世傳。

    327 《探禹穴》 宋·鄧深

    禹穴鎮名山,神龍夙呵衛。
    告成馀此跡,天地相終始。
    昔在紹興中,吊古先君子。
    探穴勇躋攀,慨嘆不能已。

    328 《和鄭府判秋闈行》 宋·杜范

    秋云黃,日月忙,登選才俊收詞章。
    操觚搦翰換鐘鼎,往往冰炭交中腸。

    329 《贈葉宗貴一山》 宋·方回

    一山葉翁七十二,齒牙禿缺面不媚。
    忽然袖詩叩我門,偏貝疇能辦茲事。
    才德豈關貌妍丑,西子□□孟光膩。
    三十年許舊相識,翁攝官霅我半刺。

    330 《憶我二首各三十韻》 宋·方回

    憶我幼時事,南歸自番禺。
    三邊已澒洞,內郡猶無虞。
    故居山城間,四面阛闠區。
    東西萬貨集,朝暮百賈趨。

    331 《題東山玩月圖》 宋·黃庚

    斜陽紅盡暮云碧,一片天光涵水色。
    海濤擁出爛銀盤,千里嬋娟共今夕。
    主人鄰客登東山,踏碎寒光看秋液。
    星河倒景浸空明,露華溥玉夜氣清。

    332 《酬辯老見遺懷舊之什》 宋·李處權

    老去何堪行路難,冰霜幾晚見蒼官。
    鱸魚南國無張翰,妓女東山有謝安。
    秉燭夜闌真是夢,傳杯秋際若為歡。
    吾徒恰似豐城劍,光氣須從斗下看。

    333 《失題》 宋·牟巘五

    篇章保事等嬉游,尚想揮毫剪燭秋。
    從古殺青徒自苦,只今醉墨可能求。
    忽傳鷺立沙頭句,又見鴻歸天外州。
    補研去來須猛省,不由自己更誰由。

    334 《和史魏公燔黃》 宋·釋寶曇

    東城十月天未霜,小輿初學江濫觴。
    出門千乘波低昂,酒壚廚傳公為航。
    潛魚出聽笑語香,月明夜避燈燭光。
    羲和催日升扶桑,擊鼓駭駭旗央央。

    335 《水金蓮》 宋·舒岳祥

    波心隱隱金椎出,只道馮夷先導來。
    笑口漸開黃玉罋,丹心初見小蓮胎。
    步花想見江妃佩,燒燭那從水殿回。
    傳記無聞今始著,莫嫌閑客少詩才。

    336 《贈醫博士范心齋》 宋·舒岳祥

    疾病之所生,風寒燥濕毒。
    浸淫侵臓腑,脈絡起絲粟。
    有藥所不攻,鍼砭功始錄。
    有如龍潛見,巖穴通隱伏。

    337 《緣識》 宋·宋太宗

    月光紅燄影參差,九衢麗景意躕踟。
    車馬往來殊無礙,幾人相逐幾人隨。
    天河夜靜色如銀,半擁紅街半擁春。
    山高市邑弦管處,燭殘露濕伴香塵。

    338 《東歸留別幕中同舍》 宋·孫應時

    相從樂復樂,別離良獨難。
    傳觴秉明燭,起舞清夜闌。
    一醉何足辭,百年能幾歡。
    后會渺何許,相思江月寒。

    339 《試院一首》 宋·喻良能

    南國諸侯老賓客,霜葉青衫頭雪白。
    繡衣使者急搜賢,又向文場三捧檄。
    全閩多士如鄧林,大廈度材慚匠石。
    細看太白日萬言,時取武成二三策。

    340 《又次老牧泛舟韻》 明·程嘉燧

    早聞南國翠娥愁,曾見書飛故國樓。
    遠客寒天須剪燭,美人清夜恰同舟。
    玉臺傳得爭千首,金管吹來坐兩頭。
    從此煙波好乘興,萬山春雪五湖流。

    * 關于傳燭的詩詞 描寫傳燭的詩詞 帶有傳燭的詩詞 包含傳燭的古詩詞(341首)
    chengrenyoux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