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d id="4wawa"><option id="4wawa"></option></td>
<bdo id="4wawa"></bdo>
  • <li id="4wawa"><option id="4wawa"></option></li>
  • 關于傳流的詩詞(2189首)

    881 《換崔舍人》 宋·耿秉

    足躡修門甫十年,惟余篇翰富流傳。
    橫經趣得陳編外,草制雄夸落筆先。
    爭美冰銜塵不染,忍觀華□□隨遷。
    忠輸丹扆箴猶在,一鑒云亡共黯然。

    882 《劍池橋梁久就傾圮方太沾公刊石伐木以遞汲且》 宋·龔潗

    涓涓劍池泉,削崖出石乳。
    流傳歲千百,評列品三五。
    輿梁見河時,樓與姓俱古。
    坐令丘壑觀,凜作巖墻懼。

    883 《游洞霄》 宋·韓松

    去城十里蔚山川,欲界仙都自古傳。
    一□孤掌青突兀,群峰九鎖翠盤旋。
    能通玄蓋分精路,未數仇池小有天。
    欲洗積年塵土恨,重來大滌訪流泉。

    884 《次張友使吳令君游石洞韻》 宋·何坦

    二雋行阡得勝游,清詩傳播氣橫秋。
    定知余子漫千首,竟使老夫低一頭。
    山是玉壺天里到,水從銀漢罅中流。
    被渠吟作驚人句,壓倒乾坤日夜浮。

    885 《大華山》 宋·何異

    地靈推寶蓋,奇崛跨三州。
    帝座聯樞極,星躔值斗牛。
    江南夸絕勝,仙伯揖浮邱。
    舊觀依山腳,崇壇冠嶺頭。

    886 《次忠定史越王丹桂韻》 宋·胡榘

    霧隱森森小山碧,不嫁東風矜國色。
    流芳端自蕊珠仙,曾是先皇親拔識。
    一身便足當三千,氣韻乃在黃香前。
    聊同蕖菊領秋色,不與桃李爭春妍。

    887 《步王盧溪韻》 宋·胡夢昱

    新來時事不相關,贏得蠻荒日月間。
    豐陬凡戊照碧漢,任他黃口鬧清班。
    非求美譽傳千古,不欲浮生愧兩間。
    天亦而今無奔流產,秀才且荷肯相還。

    888 《送陳隨隱江西》 宋·黃力敘

    詩在天地間,風清月明處。
    若為深閉門,而可覓佳句。
    夫君小元龍,豪氣隘區宇。
    青春發詩材,秀茁長膏雨。

    889 《西園》 宋·黃杞

    何處西園好,樓雄說媚川。
    村環春色水,樹帶夕陽天。
    客促云間棹,漁吹浦外煙。
    且來窮燕賞,著句剩流傳。

    890 《金塔》 宋·黃叔美

    金溪有金源,昔我未嘗造。
    因逢吳道士,言此山水好。
    金僧來自蜀,所至事幽討。
    地名適相符,結茅遂棲老。

    891 《峨眉亭》 宋·黃虛舟

    浩蕩長流浪拍天,貔貅十萬坐樓船。
    年年春滿江南岸,夜夜風傳塞化煙。
    中界靈祗藏水府,六朝廢寢落山邊。
    秋來留得唐時月,捉月今誰是謫仙。

    892 《葛井仙蹤》 宋·蔣晉

    誰鑿云根清氣泄,混混源泉流不竭。
    味極太古比龍涎,飲之令人骨清徹。
    父老為云有葛仙,丹成此地經多年。
    寂寞煙霞洞云靜,惟留斯跡令人傳。

    893 《游黃山留題》 宋·焦本心

    自有乾坤不記年,山中紫翠尚依然。
    百千萬世留今日,三十六峰橫暮煙。
    怪石矬松名岳上,神仙天子一人傳。
    桃花流水丹爐畔,欲往從游洗俗緣。

    894 《寄題神山縣玉兔寺》 宋·康孝基

    國朝梵剎多新額,玉兔名存四百年。
    曾為皇唐黎瑞應,得于炎宋保流傳。
    荊山溫潤嘗凝化,月窟精神主缺圓。
    寺記廢興書異事,豐碑采摭畫雕鐫。

    895 《仰山》 宋·李沖元

    孤云欲作人間雨,流水空傳物外聲。
    老柏倚巖高轉瘦,寒花著雨墜還生。

    896 《跋游本蘭亭序》 宋·李大異

    真偽紛紛甚得知,風流千古一羲之。
    山陰勝概今何在,卻有人傳定武碑。

    897 《次袁尚書巫山十二峰二十五韻》 宋·李嘉謀

    道人愛山出天姿,自謂計黠人嫌癡。
    獨游名山看不足,每得勝處行為遲。
    誰人能知物外賞,世上自有靈中奇。
    一行作吏困汩沒,便與好境相參差。

    898 《壽傅憲》 宋·李商叟

    籍甚何陽地,江山秀色連。
    家聲自巖野,帝夢協臺躔。
    彝鼎功鐫勒,衣冠喜接聯。
    相門當出相,賢父又生賢。

    899 《水調歌頭 張耀卿壽日》 宋·李庭

    傷心庚開府,書劍憶游梁。
    十年流落冰雪,如履柏臺霜。
    昨日螳螂當轍,今日豺狼當路,牛背置神光。
    竟訪赤松去,不顧紫微忙。

    900 《題潭然公舊址》 宋·李肖龍

    昔聞釋流號自然,棲遁龍潭山之顛。
    為憐旱魃赤茲土,積薪自焚上告天。
    感得天公沛霖雨,至仁一念周萬宇。
    人心如此茍不傳,天下誰復為伊呂。
    我欲築室祠其下,以愧知己忘物者。
    勒吾之言石之中,欲雨歌此呼臥龍。

    * 關于傳流的詩詞 描寫傳流的詩詞 帶有傳流的詩詞 包含傳流的古詩詞(2189首)
    chengrenyouxi